[实用新型]一种冷冲压成型的散热冲压件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53488.0 | 申请日: | 2018-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797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3 |
发明(设计)人: | 陈国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协准模具冲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22/02 | 分类号: | B21D22/02;B21D37/04;B21D28/24;B21D28/34;B21C5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张清彦 |
地址: | 3610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冲压件 散热 垂直固定连接 承重横梁 冲压 支撑柱 隔板 本实用新型 冷冲压成型 动力气缸 冷冲压模具 气缸调节杆 支撑柱顶部 垂直贯穿 垂直连接 底部表面 顶部表面 顶部中央 水平固定 外观形状 减压 冲击柱 单模具 冷冲压 引导管 阻挡力 冲击力 制作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冷冲压成型的散热冲压件,包括冲压隔板,所述冲压隔板左侧顶部表面垂直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柱,所述第一支撑柱顶部垂直固定连接有承重横梁,所述承重横梁内部中央垂直贯穿连接有动力气缸,所述动力气缸顶部中央垂直连接有气缸调节杆,且所述承重横梁右侧底部表面垂直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柱,所述第二支撑柱外侧水平固定连接有减压引导管,本实用新型可以单次用冷冲压的方式冲压出多个散热冲压件,提升散热冲压件制作的效率,轻松调整下一次冲击力的大小,更加快捷有效的将散热冲压件达到最终的所需效果,避免现有单模具多个冲击柱产生的巨大的阻挡力,能根据对散热冲压件的外观形状的不同来更换冷冲压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冲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冷冲压成型的散热冲压件。
背景技术
冷冲压是在常温下,利用冲压模在压力机上对板料或热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塑性变形或分离从而获得所需形状和尺寸的零件的一种压力加工方法,在冷冲压加工中,冷冲模就是冲压加工所用的工艺装备,没有先进的冷冲模,先进的冲压工艺就无法实现,冲压设备、模具以及工艺条件是冲压加工的三要素,由于进行冲压成形加工必须具备相应的模具,而模具是技术密集型产品,其制造属单件小批量生产,具有加工难、精度高、技术要求高的特点,生产成本高,所以只有在冲压件生产批量大的情况下,冲压成形加工的优点才能充分体现,从而获得好的经济效益。
而现有的冷冲压成型的散热冲压件,冲压成型慢,单次只能冲击出单一的散热冲压件,无法轻松的根据上一次散热冲压件的成型情况来调节下一次的冲压力度的大小,现有很多散热冲压件都是在模具上预留多个形状柱,就会让冷冲压工作的时候面临很大的阻力,产生更大的耗损,并且容易出现冲压不充分的情况,这样远远无法满足当前人们对该产品的要求。
所以,如何设计一种冷冲压成型的散热冲压件,成为我们当前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冲压成型的散热冲压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冷冲压成型的散热冲压件,包括冲压隔板,所述冲压隔板左侧顶部表面垂直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柱,所述第一支撑柱顶部垂直固定连接有承重横梁,所述承重横梁内部中央垂直贯穿连接有动力气缸,所述动力气缸顶部中央垂直连接有气缸调节杆,且所述承重横梁右侧底部表面垂直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柱,所述第二支撑柱外侧水平固定连接有减压引导管,所述减压引导管左端固定连接于动力气缸,且所述减压引导管右端固定连接有压力读取表,所述压力读取表右侧通过引导管水平固定连接有手动减压阀,且所述第二支撑柱底部垂直固定连接于冲压隔板右侧顶部,所述冲压隔板内部等距贯穿设有冲压操作孔,所述冲压操作孔内腔中设有冲压立柱,所述冲压立柱顶部均垂直固定连接有立柱固定梁,所述立柱固定梁顶部中央垂直固定连接有冲压伸缩杆,所述冲压伸缩杆顶部活动连接于动力气缸,且所述冲压立柱底部中央垂直固定连接有冷冲压头,所述冷冲压头底部均设有冷冲压模具,所述冷冲压模具底部均设有模具操作箱,所述模具操作箱左右两侧对称设有液压泵,所述液压泵顶部均垂直活动连接有伸缩承重柱,所述伸缩承重柱顶部均通过固定板垂直连接于冲压隔板底部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气缸调节杆顶部外侧一周活动套接有固定螺母,所述固定螺母底部设有可调螺母,所述可调螺母内壁活动嵌套于气缸调节杆外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压力读取表底部通过支撑杆垂直固定连接于仪表支撑架,所述手动减压阀底部通过支撑杆垂直固定连接于仪表支撑架。
进一步的,所述冲压伸缩杆左右两侧水平对称连接有固定梁支架,所述固定梁支架左右左右两侧底部表面均焊接于立柱固定梁顶部表面,且所述固定梁支架均为“L”形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模具操作箱内腔底部中央垂直连接有微型电机,所述微型电机顶部通过转轴垂直固定连接有模具支撑板,所述模具支撑板底部左右两侧均通过滑道活动连接有模具板支架,且所述微型电机外侧贯穿连接于模具板支架内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协准模具冲压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协准模具冲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5348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