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S905D芯片与STM32芯片协同工作硬件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56383.0 | 申请日: | 2018-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445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8 |
发明(设计)人: | 胡煌;王瑾;张亚;徐子恒;王竟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主分类号: | G06F15/78 | 分类号: | G06F15/78 |
代理公司: | 武汉知产时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38 | 代理人: | 金慧君 |
地址: | 430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芯片 串口 电路 图像采集电路 语音输入电路 本实用新型 功能实现 控制命令 视频数据 图像数据 硬件电路 协同 信号输入引脚 串口通信 控制功能 输出引脚 芯片传输 芯片资源 智能硬件 分配 开发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S905D芯片与STM32芯片协同工作硬件电路,包含:S905D芯片、STM32芯片、图像采集电路和语音输入电路中的至少一种以及功能实现电路;电路中存在的各个图像采集电路和语音输入电路分别连接S905D芯片的信号输入引脚,以向S905D芯片传输图像数据和视频数据,S905D芯片对所述图像数据和视频数据进行识别以产生控制命令;STM32芯片的输出引脚连接至功能实现电路,以根据所述控制命令控制功能实现电路;S905D芯片中串口的RX脚与STM32芯片中串口的TX脚相连接,而S905D芯片中串口的TX脚与STM32芯片中串口的RX脚相连接,以实现串口通信。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扩展了智能硬件的功能,另一方面合理分配了芯片资源并降低了开发难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电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基于S905D芯片与STM32芯片协同工作硬件电路。
背景技术
STM32系列芯片基于专为要求高性能、低成本、低功耗的嵌入式应用专门设计的ARM Cortex-M3内核。按性能分成连个不同的系列:STM32F103“增强型”系列和STM32F101“基本型”系列。增强型系列时钟频率达到72MHz,是同类产品中性能最高的;基本型时钟频率为36MHz,以16位产品的价格得到比16位产品大幅提升的性能,是16位产品用户的最佳选择。两个系列都内置32K到128K的闪存,不同的是SRAM的最大容量和外设接口的组合。时钟频率72MHz时,从闪存执行代码,STM32功耗36mA,是32位市场上功耗最低的产品,相当于0.5mA/MHz。
S905D芯片基于四核高性能64位ARM Cortex-A53内核,其GPU采用的五核ARMMali-450核心,作为64位架构的全4K多媒体处理器,拥有卓越的音视频处理能力,其性能优越,加上其超低的功耗,超高的芯片集成度与丰富的外围接口,使其成为大多数智能音箱和网络机顶盒的主控芯片。
目前,市面上并没有出现由S905D芯片和STM32芯片所构成的智能硬件系统,使得智能硬件的功能得不到有效的整合和扩展。而在考虑到芯片资源分配和开发难度之后,发现由S905D芯片与STM32芯片进行高低搭配构成的智能硬件系统,其各项功能是最为完善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针对现有技术中并不存在S905D芯片与STM32芯片协同工作的技术缺陷,提供了一种基于S905D芯片与STM32芯片协同工作硬件电路。
在本实用新型的基于S905D芯片与STM32芯片协同工作硬件电路中,其包含:S905D芯片、STM32芯片、图像采集电路和语音输入电路中的至少一种以及功能实现电路;
电路中存在的各个图像采集电路和语音输入电路分别连接S905D芯片的信号输入引脚,以向S905D芯片传输图像数据和视频数据,S905D芯片对所述图像数据和视频数据进行识别以产生控制命令;STM32芯片的输出引脚连接至功能实现电路,以根据所述控制命令控制功能实现电路;
S905D芯片中串口的RX脚与STM32芯片中串口的TX脚相连接,而S905D芯片中串口的TX脚与STM32芯片中串口的RX脚相连接,以实现串口通信。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基于S905D芯片与STM32芯片协同工作硬件电路中,电路中存在的图像采集电路和语音输入电路与S905D芯片之间通过IO口接口连接,功能实现电路与STM32芯片通过IO口接口连接。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基于S905D芯片与STM32芯片协同工作硬件电路中,所述功能实现电路包括:指示灯、红外或者射频发射电路。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基于S905D芯片与STM32芯片协同工作硬件电路中,S905D芯片工作于S905D最小系统中,STM32芯片工作于STM32最小系统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未经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5638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会计用组合式计算设备
- 下一篇:煤电厂的燃料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