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砂管防砂效果评价实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57855.4 | 申请日: | 2018-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860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1 |
发明(设计)人: | 田思畦;周华;吕哲勇;吴超;林健;王一凝;蒋丹瑶;李楚;郝铎;韩汉培;喻波;杨军峰;李伟;刘冰;魏清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赵燕力;王春光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盛砂容器 防砂管 液流循环 评价实验装置 本实用新型 防砂效果 模拟井筒 模拟油管 装置外罩 地层砂 连接管 流量计 压力表 穿过 环形密封胶 抗堵塞性能 适用性评价 防砂措施 加温装置 加压装置 控制流量 模拟地层 模拟套管 一端连接 密封端 外侧罩 油井 泵体 侧壁 底端 封隔 加温 胶塞 砂粒 加压 连通 密封 接管 参考 | ||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防砂管防砂效果评价实验装置,包括有密封的盛砂容器,盛砂容器内设置带有模拟井筒的地层砂模型,模拟井筒内设置有模拟套管、模拟防砂管、环形密封胶塞、环形封隔胶塞和模拟油管,一连接管由模拟油管顶端向下穿过密封端,连接管底端设有泵体,连接管顶端与液流循环管道一端连接,液流循环管道另一端穿过盛砂容器侧壁与地层砂模型连通;所述液流循环管道上设置流量计和压力表;所述盛砂容器外侧罩设有装置外罩,装置外罩与盛砂容器之间设置加温装置和加压装置。本实用新型通过加温、加压、控制流量来模拟地层的实际情况,实现防砂管类型、挡砂粒径、抗堵塞性能等参数对油井的适用性评价,为现场防砂措施设计提供参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油井防砂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防砂管防砂效果评价实验装置。
背景技术
部分油田由于储层埋深较浅,储层疏松,渗透率较高,且地层原油粘度大,在开发过程中油层出砂严重,油层出砂势必会造成人工举升装置的损坏,严重时造成砂埋和砂堵,严重影响了油藏的开发,而针对不同工况下防砂管柱不可能直接应用于现场,必须经过室内实验评价,研究防砂机理,优化管柱参数。
目前已研发的常用的模拟出砂装置的准确性、实验精度均可达到较高水平,但现有模拟装置尺寸和规模较大,使用条件受限,不利于小规模的模拟和简单的实验研究,造价相对较高,很难在采油厂内普及使用。
由于实际井筒尺寸较小,但井筒附近由于生产压差导致近井筒内压力分布不均匀,实际出砂特征变化较大;一方面需要精简实验装置,另一方面还要求评价防砂管柱的实验装置具有模拟高温、高压以及近井出砂的特点,因此,目前需要设计一种防砂实验装置,以满足上述实验要求。
由此,本发明人凭借多年从事相关行业的经验与实践,提出一种防砂管防砂效果评价实验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砂管防砂效果评价实验装置,以模拟不同生产压差条件下油井的出砂规律,为优化防砂管柱类型及技术参数,分析防砂管柱对油井产能的影响等性能评价提供实验依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防砂管防砂效果评价实验装置,包括有密封的盛砂容器,盛砂容器内设置地层砂模型,地层砂模型内竖直设置模拟井筒,模拟井筒内设置模拟套管,模拟套管内套设模拟防砂管,模拟防砂管底端与模拟套管之间设置环形密封胶塞,模拟防砂管顶端与模拟套管之间设置环形封隔胶塞,封隔胶塞内侧上端连接模拟油管,模拟油管向上穿出盛砂容器,模拟油管顶端形成密封端,一连接管由模拟油管顶端向下穿过密封端,连接管底端设有泵体,连接管顶端与液流循环管道一端连接,液流循环管道另一端穿过盛砂容器侧壁与地层砂模型连通;所述液流循环管道上设置流量计和压力表;所述盛砂容器外侧罩设有装置外罩,装置外罩与盛砂容器之间设置加温装置和加压装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盛砂容器由上方呈敞口的容器本体和密闭设置在敞口处的盖体构成。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液流循环管道设置有多个,多个液流循环管道设置在模拟油管上方并围绕连接管呈放射状分布,各液流循环管道一端均与连接管顶端连接,各液流循环管道另一端分别穿过盛砂容器侧壁与地层砂模型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液流循环管道设置有四个。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各液流循环管道另一端分别通过阀门与盛砂容器内部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模拟防砂管底端与密封胶塞为螺纹连接;模拟防砂管顶端与封隔胶塞为螺纹连接;模拟油管与封隔胶塞为螺纹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5785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阻聚剂评价装置
- 下一篇:一种育苗基质水分实时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