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方便安装的线缆保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58304.X | 申请日: | 2018-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884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9 |
发明(设计)人: | 何文博;冯小琴;杨真太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坤联建筑智能化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3/04 | 分类号: | H02G3/04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伍星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青***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下壳体 连接槽 连接杆 上壳体 线缆保护装置 本实用新型 弹性件 定位孔 定位块 放置槽 根连接 线缆固定机构 内壁两侧 上表面 外侧壁 下表面 拆卸 分隔 上壳 线缆 装卸 体内 维修 移动 检查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方便安装的线缆保护装置,包括下壳体和上壳体,所述下壳体和上壳体内均设有放置槽,所述下壳体的放置槽内设有能够拆卸的线缆固定机构,所述下壳体的上表面设有若干连接槽,所述连接槽的内壁两侧均设有定位孔,所述上壳体的下表面上设有数量与连接槽数量相同的凹槽,凹槽内设有两根连接杆,连接杆能够在凹槽内移动,两根连接杆之间还设有第一弹性件,连接杆的外侧壁上均设有定位块,所述连接杆均能够插入至连接槽内,并且第一弹性件能够将连接杆的定位块插入至定位孔内,将下壳体与上壳体固定在一起。本实用新型能够快速进行装卸,同时能够将多根线缆分隔开,便于后续的维修与检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方便安装的线缆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油气井是通过钻井方法钻成的孔眼。一般油气井在钻达油层后,下入油层套管,并在套管与井壁间的环形空间注入油气井水泥,以维护井壁和封闭油、气、水层,后按油田开发的要求用射孔枪射开油层,形成通道,下入油管,用适宜的诱流方法,将石油由油气井井底上升到井口。检测环境下电缆或光缆的架设和运行,是现场检测过程中的常见技术,通过电缆或光缆对检测前端供电,并将前端检测信号或数据传回检测系统主机,典型应用于油气井的检测系统等。目前检测装置在对油气井进行检测时,检测装置上的线缆需要伸进油气井内,油气井井口的线缆需要进行保护,但是现有的保护装置套在使用的时候不便于安装在线缆上,从而就降低了线缆保护装置的实用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安装的线缆保护装置,能够快速安装在线缆上,对线缆进行有效保护。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方便安装的线缆保护装置,包括下壳体和上壳体,所述下壳体和上壳体内均设有放置槽,所述下壳体的放置槽内设有能够拆卸的线缆固定机构,所述下壳体的上表面设有若干连接槽,所述连接槽的内壁两侧均设有定位孔,所述上壳体的下表面上设有数量与连接槽数量相同的凹槽,凹槽内设有两根连接杆,连接杆能够在凹槽内移动,两根连接杆之间还设有第一弹性件,连接杆的外侧壁上均设有定位块,所述连接杆均能够插入至连接槽内,并且第一弹性件能够将连接杆的定位块插入至定位孔内,将下壳体与上壳体固定在一起。
进一步地,所述凹槽的内底上设有滑槽,所述连接杆位于凹槽内的末端上均设有与滑槽匹配的滑块,滑块位于滑槽内,滑块能够在滑槽内移动,调节两根连接杆之间的间距。
进一步地,所述上壳体的两端均设有条形槽,条形槽与凹槽连通,所述条形槽内还设有两根活动杆,并且两根活动杆分别与两根连接杆水平连接,活动杆能够带动连接杆沿着滑槽方向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活动杆上均设有固定环,固定环通过螺纹与活动杆连接,并且固定环位于条形槽的外侧,拧紧固定环,固定环能够将活动杆固定在条形槽内。
进一步地,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固定机构包括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上表面和第二连接板的下表面均设有若干弧形槽,所述第二连接板的顶部还设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通过螺纹依次与第二连接板和第一连接板连接。
进一步地,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槽的内壁两侧均设有定位槽,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两侧均设有第二弹性件,第二弹性件一端与第一连接板连接,另一端上设有固定块,第二弹性件能够推动固定块插入至定位槽内,将第一连接板固定在放置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块的顶部还设有拉板,当固定块插入至定位槽内时,拉板位于放置槽内。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一种方便安装的线缆保护装置,在对线缆进行安装时,将待保护的线缆放入至下壳体的线缆固定机构内,然后将上壳体盖在下壳体上,使得连接杆插入至连接槽内,连接杆上的定位块在第一弹性件的作用下插入至定位孔内,从而将上壳体与下壳体固定在一起,实现了快速安装的目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坤联建筑智能化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坤联建筑智能化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5830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槽式电缆桥架机构
- 下一篇:电缆穿线管的终端转接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