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易润滑的拉丝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58482.2 | 申请日: | 2018-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363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6 |
发明(设计)人: | 刘登瑞;卢鹏程;肖剑鸣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华电线缆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C1/06 | 分类号: | B21C1/06;B21C9/00 |
代理公司: | 11403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杨红梅<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2411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拉丝模 拉丝方向 冷却喷头 冷却泵 本实用新型 丝线 拉丝装置 冷却系统 入口连接 冷却液 充分接触 冷却效果 竖直设置 竖直状态 外部冷却 组件包括 放线轮 收线轮 延长线 易润滑 液箱 冷却 移动 出口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易润滑的拉丝装置,所述拉丝装置的拉丝方向上顺次设有放线轮、至少一对拉丝模组件和收线轮,至少一对所述拉丝模组件包括沿拉丝方向顺次设置的第一拉丝模与第二拉丝模,所述第一拉丝模与所述第二拉丝模之间的拉丝方向竖直设置,所述第二拉丝模的上方设有冷却系统,冷却系统包括冷却喷头与冷却泵,冷却喷头布置在第一拉丝模与第二拉丝模之间的拉丝方向的延长线上,冷却喷头的入口连接至冷却泵的出口,冷却泵的入口连接至外部冷却液箱。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第一拉丝模与第二拉丝模之间设置竖直状态的拉丝方向,使此处的丝线自下而上移动并与下落的冷却液产生充分接触,从而使丝线得到很好的冷却,保证冷却液的冷却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拉丝设备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易润滑的拉丝装置。
背景技术
拉丝机是电缆生产过程中的重要设备之一。电缆生产过程中,需要将作为电缆芯的金属材料进行拉丝处理,使其直径变小,满足生产要求。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由于金属丝与拉丝模之间产生的距离的摩擦以及拉丝过程中金属内部组织运动都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不过不能够及时将这些热量散发出去,会使丝线的温度不断升高,进而影响拉丝效果。
现有技术中,拉丝机中设置喷头喷洒冷却液的方式来对拉丝过程中的丝线进行降温,但是这种方式存在一定的问题:冷却液被喷头喷出后,之后较少的部分与丝线产生直接接触,带走丝线的热量,绝大部分的冷却液并无直接的冷却作用,使冷却液的冷却效率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根据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易润滑的拉丝装置,通过改进冷却液的出液方式以及喷头与丝线的配合方式,提高冷却液的冷却效率。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易润滑的拉丝装置,所述拉丝装置的拉丝方向上顺次设有放线轮、至少一对拉丝模组件和收线轮,至少一对所述拉丝模组件包括沿拉丝方向顺次设置的第一拉丝模与第二拉丝模,所述第一拉丝模与所述第二拉丝模之间的拉丝方向竖直设置,所述第二拉丝模的上方设有冷却系统,冷却系统包括冷却喷头与冷却泵,冷却喷头布置在第一拉丝模与第二拉丝模之间的拉丝方向的延长线上,冷却喷头的入口连接至冷却泵的出口,冷却泵的入口连接至外部冷却液箱。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放线轮与至少一对所述拉丝模组件之间设有第一导线轮,所述第一导线轮与至少一对所述拉丝模组件之间设有第一张紧压辊,所述至少一对所述拉丝模组件与所述收线轮之间设有第二导线轮,至少一对所述拉丝模组件与所述第二导线轮之间设有第二张紧压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第一张紧压辊和/或所述第二张紧压辊上设置有压触开关组件,所述压触开关组件与所述冷却泵电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第一张紧压辊和所述第二张紧压辊均包括辊体81和气动弹簧,气动弹簧包括固定筒体82与活动杆体83,活动杆体83套接在所述固定筒体82内,活动杆体83的端部与辊体81转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压触开关组件包括压块84与压力开关85,所述压力开关85与所述冷却泵电性连接,所述压力开关85设置于所述固定筒体82的开口处,所述压块84相对应的设置于活动杆体83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第二张紧压辊与所述收线轮之间设有电热组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电热组件为电热丝,电热丝设置与拉丝方向的一侧,且与拉丝方向保持平行。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第一拉丝模与第二拉丝模之间设置竖直状态的拉丝方向,使此处的丝线自下而上移动并与下落的冷却液产生充分接触,从而使丝线得到很好的冷却,保证冷却液的冷却效果。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华电线缆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华电线缆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5848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