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篮式研磨机用滤板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58620.7 | 申请日: | 2018-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764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1 |
发明(设计)人: | 费曹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费曹民 |
主分类号: | B02C23/16 | 分类号: | B02C23/16 |
代理公司: | 合肥和瑞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8 | 代理人: | 王挺;柯凯敏 |
地址: | 231600 安徽省合肥***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滤盘 筛孔 本实用新型 篮式研磨机 线切割 抗冲击性能 附属设备 直线条状 低成本 贯穿孔 搅拌轴 外侧盘 研磨机 圆盘状 直线式 轴心处 贯穿 底面 堵孔 孔沿 滤板 内凹 盘底 同轴 轴向 通行 | ||
本实用新型属于研磨机附属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篮式研磨机用滤板。本实用新型包括滤盘本体,滤盘本体的轴心处同轴贯穿设置有供搅拌轴通行的贯穿孔,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盘本体外形呈圆盘状,在滤盘本体的外侧盘底面处设置线切割孔,且所述线切割孔沿滤盘本体的轴向而内凹从而贯穿滤盘本体的盘底,最终形成直线条状的筛孔构造。本实用新型采用了直线式筛孔结构,从而有效精简了加工工艺,使得在确保自身抗冲击性能的同时,更保障了加工过程的低成本化,筛孔堵孔问题亦得到了有效改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研磨机附属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篮式研磨机用滤板。
背景技术
篮式研磨机的产生是对于卧式砂磨机、立式砂磨机等传统研磨设备局限性的补充。篮式研磨机的机头上固定着研磨篮,研磨篮内装有研磨介质如氧化锆珠等。为确保研磨篮的精细化研磨效果,研磨篮均为自封闭结构,通常包括筒身以及固定于筒身底端处的作为篮底的过滤网,而在筒身顶端则设置作为篮盖的自吸叶轮。工作时,研磨篮浸没在物料中,研磨篮内的搅拌轴高速运动,同轴固定于搅拌轴上的自吸叶轮产生强大吸力,将物料吸入装有研磨介质的篮子内进行分散、研磨。研磨达标的物料会沿过滤网而被挤出研磨篮,而研磨不达标的则因过滤网的存在而被拦截在研磨室内继续研磨。上述现有构造存在的问题在于:过滤网毕竟是软质的网体,抗冲击性差,而研磨室内物料又因高速搅拌和自吸叶轮处源源不断的进料而产生巨大的液压力,这导致现有过滤网的使用寿命往往较低。针对过滤网的低抗冲击性,后来开始使用厚钢板上钻孔的方式来作出过滤板。过滤板虽然完美的解决了自身的抗冲击性,然而仍存在以下两大问题无法解决:其一,易堵孔。由于过滤板厚度必然大于常规过滤网厚度,这使得筛孔的孔深增大,使得物料中的颗粒沿筛孔行进的路程加大,进而致使堵孔可能性增大。一旦过滤板出现堵孔状况,又会因为筛孔的细长特点而导致清理难度增大。其次,加工难。现有对过滤板的加工,都在于在厚钢板上直接钻机钻孔方式完成。要想在厚钢板上加工出尺寸同一且间距一致的细密筛孔,加工难度可想而知。若想提升加工精度,不可避免又要使用到更高级的加工器械,进而又使得使用成本急剧提升,从而给厂家带来诸多困扰。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而使用可靠便捷的篮式研磨机用滤板,本实用新型采用了直线式筛孔结构,从而有效精简了加工工艺,使得在确保自身抗冲击性能的同时,更保障了加工过程的低成本化,筛孔堵孔问题亦得到了有效改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篮式研磨机用滤板,包括滤盘本体,滤盘本体的轴心处同轴贯穿设置有供搅拌轴通行的贯穿孔,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盘本体外形呈圆盘状,在滤盘本体的外侧盘底面处设置线切割孔,且所述线切割孔沿滤盘本体的轴向而内凹从而贯穿滤盘本体的盘底,最终形成直线条状的筛孔构造。
优选的,以布置于贯穿孔轴线一侧处的各彼此平行布置的线切割孔为一组筛孔单元,所述筛孔单元为两组且沿贯穿孔轴线而轴对称布置;至少在滤盘本体的位于两组筛孔单元之间的盘底区域预留有未作切割处理的中间留白区域。
优选的,滤盘本体的盘底处还设置未作切割处理的旁侧留白区域,从而使得滤盘本体的盘底形成旁侧留白区域-筛孔单元-中间留白区域-筛孔单元-旁侧留白区域的布局状态。
优选的,本滤板还包括用于增加滤盘本体的刚度的加强环,加强环一体成型于滤盘本体的内侧盘底面处;各加强环彼此同心且与滤盘本体轴线同轴设置。
优选的,滤盘本体的盘口处设置外翻边,外翻边处平行滤盘本体轴线而贯穿设置用于与研磨篮的筒体底端固接的固定孔,各固定孔环绕滤盘本体的轴线而在外翻边处依序均布。
优选的,所述滤盘本体外形呈直圆桶状,外翻边布置于滤盘本体的桶口处;所述线切割孔的切割深度等于滤盘本体的外侧桶底至外翻边与滤盘本体外壁所形成的轴肩处。
优选的,本滤板还包括衬套,所述衬套同轴插设于贯穿孔内并与贯穿孔间形成过盈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费曹民,未经费曹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5862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