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向反射率测量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58903.1 | 申请日: | 2018-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671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6 |
发明(设计)人: | 陆寅;侯睿媛;张帅楠;梁峥;王斋文;刘仁明;陈贵宾;徐寅寅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阴师范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N21/47 | 分类号: | G01N21/47;G01D11/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3300 江苏省淮安***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底座 反射率测量 测量支架 连接杆 上层 下层 支架 上层抽屉 锁紧装置 连接臂 脚轮 定时器 测量 计数器 本实用新型 角度刻度线 方便拆卸 固定装置 内部设置 双向反射 下层抽屉 摄像头 半圆盘 测量仪 固定扣 升降杆 减小 移动 制作 | ||
双向反射率测量支架,它涉及测量支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向反射率测量支架。它包含第一底座、上层底座、上层抽屉、下层底座、下层抽屉、连接杆、脚轮、半圆盘、角度刻度线、第一锁紧装置、连接臂、第二锁紧装置升降杆、第二底座、测量仪固定装置、固定扣、计数器、摄像头、定时器,所述的第一底座包含上层底座、下层底座和连接杆,上层底座和下层底座之间设置有连接杆,上层底座的内部设置有上层抽屉。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它能够精确的调节连接臂的角度,从而调节双向反射测量仪的测量角度,减小了误差,设置有脚轮,方便了测量支架的移动而且测量支架结构简单,制作容易,方便拆卸和安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测量支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向反射率测量支架。
背景技术
根据中国专利号CN201320483286.4记载的一种简易地表双向反射率测量支架,包括角度盘、探头支臂、探头位置监控装置和测量装置,所述角度盘包括圆弧杆、底横杆、旋转支点和角度固定夹,所述圆弧杆边缘均匀标有角度刻度,所述角度固定夹固定在圆弧杆的边缘,所述旋转支点位于圆弧杆的圆心处,所述圆弧杆固定在底横杆上方;所述探头支臂包括L型支臂和探头盒,所述L型支臂的长杆通过旋转支点与角度盘旋转连接,所述探头盒安装在L型支臂的短杆上;所述探头位置监控装置包括调节杆、摄像头、水平气泡、激光发射器和电脑,所述调节杆与L型支臂相连接,所述水平气泡和摄像头均安装在L型支臂的短杆上,所述激光发射器安装在探头盒上,所述摄像头和激光发射器均与电脑连接;所述测量装置包括反射率测量探头和反射率测量主机,所述反射率测量探头与激光发射器相互平行,所述反射率测量探头和反射率测量主机相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底横杆的左、右两端均设有水准气泡。进一步的,所述底横杆左、右两端的下方均设有T型螺杆。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杆的顶端设有调节关节,所述调节杆通过调节关节与L型支臂的短杆相连接。 它的角度盘和探头支臂可分别在水平面360度方位角与垂直面180度观测角范围内任意转动,角度调节自由、准确,制作成本低廉,操作精度可靠、简易便捷。但是它没有角度刻度线,角度调节不够精确,且测量装置与测量支架为一体式,不方便拆卸和移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双向反射率测量支架,它设置有角度刻度线,能够精确的调节连接臂的角度,从而调节双向反射测量仪的测量角度,减小了误差,设置有摄像头,能够记录下测量时的情况,方便进行二次确认,设置有脚轮,方便了测量支架的移动,设置有定时器,能够记录测量时所用的时间,而且测量支架结构简单,制作容易,方便拆卸和安装。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是:它包含第一底座1、上层底座11、上层抽屉111、下层底座12、下层抽屉121、连接杆13、脚轮2、半圆盘3、角度刻度线31、第一锁紧装置32、连接臂4、第二锁紧装置41升降杆5、第二底座6、测量仪固定装置7、固定扣71、计数器8、摄像头9、定时器10,所述的第一底座1包含上层底座11、下层底座12和连接杆13,上层底座11和下层底座12之间设置有连接杆13,上层底座11的内部设置有上层抽屉111,下层底座12的内部设置有下层抽屉121,下层底座12的下方设置有脚轮2,上层底座11的右侧设置有定时器10,上层底座11的上方设置有半圆盘3,半圆盘3上设置有角度刻度线31和第一锁紧装置32,连接臂4的一端固定在第一锁紧装置32上,连接臂4的另一端上设置有测量仪固定装置7,测量仪固定装置7上设置有固定扣71,测量仪固定装置7的右侧设置有摄像头9,测量仪固定装置7的上方设置有计数器8,连接臂4上设置有第二锁紧装置41,升降杆5的一端固定在第二锁紧装置41上,升降杆5的另一端设置在第二底座6上。
所述的第一底座1为“工”字形构件。
所述的上层抽屉111上设置有把手112。
所述的下层抽屉121的结构与上层抽屉111的结构相同。
所述的升降杆5与第二底座6形成一个倒“T”形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阴师范学院,未经淮阴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5890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学元件反射率测量仪
- 下一篇:散射比浊法检测微流控芯片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