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效净化污水的生物滤池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59280.X | 申请日: | 2018-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679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0 |
发明(设计)人: | 常军军;陈金全;申时立;贾威;梅坚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3/34 | 分类号: | C02F3/34;C02F3/30;C02F3/28;C02F101/10;C02F101/16 |
代理公司: | 昆明盛鼎宏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3203 | 代理人: | 王辉 |
地址: | 650500 云南省昆明市***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污水处理池 柱式 多孔填料层 本实用新型 高效净化 生物滤池 出水管 进水管 污水 陶粒 低碳氮比污水 分散型污水 出水阀门 火山岩层 上下两层 提升装置 有机纤维 运行成本 沸石层 介质层 进水泵 砾石层 有机物 滤池 去除 延缓 污水处理 堵塞 灵活 建设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效净化污水的生物滤池装置,该装置包括一个柱式污水处理池、由下至上依序设置在柱式污水处理池内的无机多孔填料层和有机纤维介质层、设置在柱式污水处理池顶部的进水管、设置在柱式污水处理池底部的出水管、设置在进水管上的进水泵、设置在出水管上的出水阀门;设置在柱式污水处理池内的无机多孔填料层包含上下两层,由下至上分别为火山岩层和陶粒或沸石层;无机多孔填料层下部另设置有砾石层。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对污水中的有机物、氮、磷具有良好的同步去除效果,并可有效提升装置污水处理容量,延缓滤池堵塞,建设、运行成本低,可灵活运用于各种场合下的分散型污水处理,尤其适用于低碳氮比污水的处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高效净化污水的装置结构以及使用方法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生物滤池是一种常用的污水处理工艺技术,其利用滤池填料的吸附过滤截留作用和其上附着的微生物膜的转化降解作用去除污水中的各类污染物质,可灵活地运用在各种场合下的污水处理中。例如利用普通砾石为基质构建的生物滤池是一种常用的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为了增加生物滤池内的溶解氧以便于耗氧污染物的去除,常在生物滤池中增设曝气设施。为了降低滤池堵塞,改善装置水力条件,常在滤池底部设置反冲洗设施。但曝气和反冲洗均显著增加了生物滤池运行成本和操作难度。
生物滤池的污水处理效率和容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普通生物滤池仅对污水中有机物、氨氮、总氮和磷中的一至两种污染物有较好的去除效果而无法达到良好的污染物同步去除效能,尤其是脱氮效率较低,且污水处理容量有效并存在堵塞问题,因此通常无法满足污水处理的整体要求。
有机物和总氮浓度比值小于6的低碳氮比特征普遍存在于各类污水中,其较低含量的可用有机碳源大大抑制了微生物的反硝化作用,使得生物滤池对总氮的去除效率较低,无法满足处理水受纳水体环境保护的要求。
因此,为了利用生物滤池高效处理污水,尤其是低碳氮比污水,达到对有机物、氨氮、总氮和磷的同步高效去除效率,并降低生物滤池曝气和反冲洗运行能耗成本,提供一种优化型污水高效净化生物滤池构建方法是本领域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生物滤池应用中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高效净化污水的生物滤池装置及使用方法。本实用新型具有低成本、污水处理高效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高效净化污水的生物滤池装置,该装置包括一个柱式污水处理池、由下至上依序设置在柱式污水处理池内的无机多孔填料层和有机纤维介质层、设置在柱式污水处理池顶部的进水管、设置在柱式污水处理池底部的出水管、设置在进水管上的进水泵、设置在出水管上的出水阀门;设置在柱式污水处理池内的无机多孔填料层包含上下两层,由下至上分别为火山岩层和陶粒或沸石层;无机多孔填料层下部另设置有砾石层;设置在出水管上的出水阀门为电动出水阀门。
进一步为,本实用新型在有机纤维介质层内投设有尼龙网袋裹附的植物质碳源(天然固态植物质碳源)。
进一步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植物质碳源为木条、农业秸秆(稻杆、麦秆、玉米棒等)、湿地水生植物残体、园艺废弃物、坚果壳其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进一步为,本实用新型无机多孔填料层下层,即火山岩层的火山岩颗粒粒径为5-12mm;无机多孔填料层上层,即陶粒或沸石层的陶粒或沸石颗粒的粒径为5-12mm,上下层的填充高度比值为1:1。
进一步为,本实用新型有机纤维介质层内设置的有机纤维为涤纶类纤维丝,该涤纶类纤维丝均匀固定设置在圆形塑料环片的周边。圆形塑料环片直径为7-8cm,环片可随意堆积至滤池中,纤维丝散开在水中,可有效附着微生物,又避免了滤池的堵塞。
进一步为,本实用新型砾石层中的砾石颗粒粒径为15-25mm,厚度为5-10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大学,未经云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5928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体生态修复浮床
- 下一篇:一种地表水生态修复处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