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温湿度检测组件及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60316.6 | 申请日: | 2018-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146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6 |
发明(设计)人: | 张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和而泰数据资源与云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D21/02 | 分类号: | G01D21/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六加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72 | 代理人: | 宋建平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高新南区科***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温湿度检测 壳体表面 设备内部 温湿度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 热源干扰 设备结构 外部接触 镂空 内腔 密封 装配 检测 外部 | ||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温湿度检测领域的温湿度检测组件及设备;所述温湿度检测组件通过在与外部接触壳体表面设置镂空内腔,与设备内部接触的壳体表面完全密封的设置,从而使温湿度传感器能够大大减少受到设备内部和外部的热源干扰,从而提高检测精度的目的,且本温湿度检测组件及设备结构简单,易于装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温湿度检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温湿度检测组件及设备。
背景技术
温湿度传感器是温湿度检测仪表核心部件,品类繁多,在一些温湿度检测设备使用过程中,经常由于设备内部元器件在使用过程中发热,热源得不到散热导致设备内部温度提高,从而影响到检测设备传感器的精度,形成检测误差。
在现有技术中,通常将温湿度传感器贴在电路板上,在电路板开几个口子减少热量传递,或者制作单独一块小温湿度电路板固定在设备壳体上,在壳体上开一些孔检测外部环境温湿度。
在实现本实用新型过程中,发明人发现以上相关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电路板依旧会受到来自外部以及温湿度传感器的热源干扰,导致温湿度检测不准。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一面镂空另一面完全密封的温湿度检测组件及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温湿度检测组件,包括温湿度传感器,所述温湿度检测组件还包括:壳体、电路板和软胶;
所述壳体的上底面部分镂空且无下底面,所述壳体罩设在所述电路板安装有所述温湿度传感器的一面上;
所述软胶贴合在所述电路板未设置所述温湿度传感器的一面上,且所述软胶侧边与所述壳体内侧密封贴合。
可选的,所述壳体上底面与所述温湿度传感器之间设置有一通风空腔,所述通风空腔通过所述壳体上底面镂空部分与外部通风。
可选的,还包括:至少一条信号传输线,所述信号传输线穿过所述软胶连接至所述电路板。
可选的,所述壳体外侧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壳体连接为一体。
可选的,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安装孔和/或卡扣和/或卡槽和/或螺纹和/或定位柱和/或定位骨。
可选的,所述电路板的一面或两面上设置有隔热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温湿度检测设备,包括:主电路板、外壳,以及上述的一种温湿度检测组件,所述温湿度检测组件安装固定在所述外壳上并连接至所述主电路板。
可选的,所述主电路板与所述温湿度检测组件的电路板通过信号传输线连接。
可选的,所述信号传输线的两端分别通过焊线、插端子或排针连接至所述主电路板和所述温湿度检测组件的电路板。
可选的,所述温湿度检测组件通过打螺丝和/或扣位和/或打胶水和/或紧配和/或插槽和/或骨位预压和/或螺纹固定在所述温湿度检测设备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温湿度检测组件及设备;所述温湿度检测组件通过在与外部接触壳体表面设置镂空内腔,与设备内部接触的壳体表面完全密封的设置,从而使温湿度传感器能够大大减少受到设备内部和外部的热源干扰,从而提高检测精度的目的,且本温湿度检测组件及设备结构简单,易于装配。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和而泰数据资源与云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和而泰数据资源与云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6031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