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带转矩传感器的机电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61257.4 | 申请日: | 2018-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277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5 |
发明(设计)人: | 邢玲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甘肃畜牧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L5/00 | 分类号: | G01L5/00 |
代理公司: | 西安汇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44 | 代理人: | 孔德超 |
地址: | 733006 甘肃***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矩传感器 驱动设备 滑轨 底座 本实用新型 机电设备 上表面 滑动 工作台 自带 检测 联轴器固定 滑动连接 定位线 输出端 输入轴 限位板 转矩 拆卸 停留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带转矩传感器的机电设备,包括工作台,滑轨固定在所述工作台的上表面,底座滑动连接在所述底座的内部,转矩传感器本体固定在所述底座的上表面;本实用新型转矩传感器本体在滑轨上滑动,并根据定位线停留在合适的位置,然后将输入轴和驱动设备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固定在一起,当需要对别的驱动设备进行检测时,可以推动转矩传感器,使得转矩传感器在滑轨上滑动,节省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力,节省了工作时间,也便于工作人员对所有驱动设备的转矩数值进行对比,当需要同时对所有的驱动设备进行检测时,可以将限位板拆卸下来,并将另外的转矩传感器本体放置在滑轨上,同时对驱动设备进行检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电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带转矩传感器的机电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机电设备的需求越来越多,从交通工具到各种家用电器、计算机、打印机等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机电产品。先进的机电设备不仅能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减轻劳动强度,改善生产环境,完成人力无法完成的工作,而且作为国家工业基础之一,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科技、国防实力的提高有着直接的、重要的影响,还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机电设备一般指机械、电器及电气自动化设备,在建筑中多指除土工、木工、钢筋、泥水之外的机械、管道设备的统称。它不同于五金,多指能实现一定功能的成品。
现有的技术存在以下问题:有些机电设备上不止一个驱动设备,在对驱动设备进行转矩检测时,需要人工使用转矩传感器在工作台上来回移动,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费时费力。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带转矩传感器的机电设备,具有便于检测转矩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带转矩传感器的机电设备,包括工作台,滑轨固定在所述工作台的上表面,底座滑动连接在所述底座的内部,转矩传感器本体固定在所述底座的上表面,输出轴转动在所述转矩传感器本体的一侧,输入轴转动连接在所述转矩传感器本体的另一侧,多个驱动设备固定在所述工作台的上表面,所述输入轴和所述驱动设备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固定架固定在所述工作台的上表面,且靠近所述驱动设备的上方,显示器固定在所述固定架的上表面,所述转矩传感器本体和所述驱动设备均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
为了避免转矩传感器从滑轨上滑脱,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两个限位板设于在所述滑轨的前后两端,且与所述工作台固定连接;两个第二螺栓贯穿所述限位板的上表面。
为了将转矩传感器本体和滑轨固定在一起,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两个第一螺栓固定在所述滑轨的外表面,且与所述底座可拆卸连接。
为了避免驱动设备影响连接线,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多个隔板设于多个所述驱动设备相对靠近的位置,且与所述工作台固定连接。
为了将转矩传感器移动至合适的位置,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工作台的上表面固定有多个定位线,所述定位线设于所述驱动设备和所述滑轨相对靠近的位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转矩传感器本体在滑轨上滑动,并根据定位线停留在合适的位置,然后将输入轴和驱动设备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固定在一起,当需要对别的驱动设备进行检测时,可以推动转矩传感器,使得转矩传感器在滑轨上滑动,节省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力,节省了工作时间,也便于工作人员对所有驱动设备的转矩数值进行对比;
2、本实用新型当需要同时对所有的驱动设备进行检测时,可以将限位板拆卸下来,并将另外的转矩传感器本体放置在滑轨上,同时对驱动设备进行检测。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甘肃畜牧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未经甘肃畜牧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6125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