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应用在辐射管的独立制式火焰内管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62456.7 | 申请日: | 2018-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552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6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中;吕永超;潘映沛;颜磊;宋付志;宋晓敏;谢明勇;魏长鸿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科皓燃烧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D14/64 | 分类号: | F23D14/6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237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辐射管 内管 引射管 引射 收缩管段 内管体 直管段 烧嘴 制式 应用 本实用新型 可拆卸连接 温度均匀性 单元组合 低速气流 高速气流 气流混合 燃烧方式 烟气通过 整体辐射 出口端 单元间 封闭型 管表面 管口处 进口端 自预热 拆卸 掺混 单端 管体 静压 均压 拼接 首尾 烟气 燃烧 传递 延伸 进口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应用在辐射管的独立制式火焰内管,引射管沿其进口端向出口端延伸的方向依序设置有收缩管段和直管段,同时设置有由若干内管单元组合而成的内管体,引射管设置在内管体的管口处,配合单端进口的封闭型辐射管体应用在自预热烧嘴,烧嘴燃烧的烟气通过引射管收缩管段使高速气流引射周边低速气流,掺混并传递能量,随后经过直管段使引射气流与被引射气流混合并形成均速均压气流,最后进入内管体降低流速,提高静压,能实现最大限度回流内部烟气,进行较为温和且更均匀的燃烧方式,提高整体辐射管表面的温度均匀性,同时内管单元间首尾可拆卸连接,可根据辐射管的形状长度通过拼接或拆卸设置对应的长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辐射管领域,尤指一种应用在辐射管的独立制式火焰内管。
背景技术
辐射管正式诞生于较早(20世纪30年代左右)时期,当常规直接火焰加热方式不能满足某些特定加热环境和特定产品生产时,人们想出来的一种间接加热工具。
现今辐射管主要两大类:电加热辐射管和燃气类辐射管,常用于工业上的加热炉和热处理炉中,其中燃气辐射管较为广泛,热效率较高。由于是间接加热,辐射管能满足较好的加热温度均匀性和加热空间的气氛控制,实现某些特定高要求产品的正常生产。
辐射管应用方面主要包括三要素:温度均匀性、热效率和使用寿命,当下国家对环保问题愈发重视,NOx等污染物的排放也成为了辐射管加热的重要评价指标。
现今最常用的燃气辐射管为I、U和W型辐射管。
I型:标配内部直火焰内管,不能足量卷吸烟气混合燃烧,燃烧强度剧烈,火焰高温区明显,即NOx生成量大;
U和W型:为提高热效率研发的类型,大多在第一弯段及之前是火焰高温区,容易产生局部受热,同时U和W辐射管总体长度比较大,容易产生内应力,使用寿命不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应用在辐射管的独立制式火焰内管,配合辐射管使用时能同时兼顾到热效率、加热效率、使用寿命和减少NOx等污染物排放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之一:提供一种应用在辐射管的独立制式火焰内管,包括引射管和若干内管单元,所述内管单元间首尾可拆卸连接形成内管体,所述引射管沿其进口端向出口端延伸的方向依序设置有收缩管段和直管段,其中收缩管段的管径沿其延伸方向变小,直管段的管径保持不变,收缩管段的最大管径大于直管段的管径,收缩管段的最大管径处为引射管的进口端,所述引射管设置在内管体的端部,且引射管的进口端固定在内管体的管口处。
具体地,所述内管单元的一端设有插接头,另一端设有套接头,内管单元间通过插接头插接在套接头上连接。
具体地,所述内管单元的一端表面设有外螺纹,另一端内表面设有内螺纹,内管单元间通过外螺纹与内螺纹配合连接。
具体地,内管单元的外表面沿径向均匀分布有支撑片。
具体地,所述引射管的进口端的外沿设置有支撑片,并通过支撑片固定在内管体的管口处。
具体地,不同内管单元间的支撑片相互交错设置。
具体地,所述引射管直管段的表面设置有支撑片,并通过支撑片固定在内管体内。
具体地,所述内管体进口端的内径是直管段内径的两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科皓燃烧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科皓燃烧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6245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