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锂离子电池隔膜萃取槽刮液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63236.6 | 申请日: | 2018-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232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31 |
发明(设计)人: | 晋沛沛;魏建锋;邓豪;王杰;盖小厂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新衡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14 | 分类号: | H01M2/14 |
代理公司: | 安徽知问律师事务所 34134 | 代理人: | 于婉萍;平静 |
地址: | 243000 安徽省马鞍山***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刮液辊 本实用新型 新型锂离子 电池隔膜 刮液装置 支撑臂 萃取槽 二氯甲烷 支撑轴 锂离子电池隔膜 隔膜表面 间隔分布 生产技术 挥发 隔膜 辊面 环向 损伤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锂离子电池隔膜萃取槽刮液装置,属于锂离子电池隔膜生产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锂离子电池隔膜萃取槽刮液装置,包括包括支撑轴、支撑臂和刮液辊,其中,所述支撑轴上安装有沿环向间隔分布的支撑臂,各支撑臂的端部均安装有刮液辊。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刮液辊,可以及时调节刮液辊与隔膜的接触面以及及时更换新的辊面,以实现完全刮去隔膜表面的二氯甲烷,避免资源的浪费和防止挥发的二氯甲烷对人体的损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离子电池隔膜生产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新型锂离子电池隔膜萃取槽刮液装置。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是一种二次电池(充电电池),它主要依靠锂离子在正极和负极之间移动来工作。在充放电过程中,锂离子在两个电极之间往返嵌入和脱嵌;充电时,锂离子从正极脱嵌,经过电解质嵌入负极,负极处于富锂状态;放电时则相反。电池一般采用含有锂元素的材料作为电极,是现代高性能电池的代表,在锂离子电池的结构中,隔膜是关键的内层组件之一。对于锂电池系列,由于电解液为有机溶剂体系,因而需要有耐有机溶剂的隔膜材料,一般采用高强度薄膜化的聚烯烃多孔膜。
其中,PE微孔薄膜利用热致相分离(TIPS)的原理将聚合物与溶剂混合,加热至聚合物的熔点之上,然后在降温冷却的过程中发生相分离,制成膜片,再经过多次横拉,纵拉,萃取等工艺流程。而在湿法隔膜生产领域中萃取是十分关键的技术关节,含有白油的微孔隔膜通过含有二氯甲烷的萃取槽不断向前运输,并运用相似相溶的原理,提取原先混合在PE粉料中用于制成微孔的白油,再使用刮液辊,把多余附着在微孔隔膜表面的萃取液刮除干净。然而,现有技术中由于刮液辊本身不转动,且与膜面之间的相互作用为滑动摩擦,在生产过程中,长时间的摩擦以及杂质的累积,会造成辊面精度下降,从而对膜面造成擦伤,影响外观与质量。同时,长时间使用刮液辊,不能完全刮去隔膜表面的二氯甲烷,使二氯甲烷随膜面带出挥发,造成资源的浪费和对人体的损伤。
针对上述出现的问题,现已有相关专利公开。
如,中国专利申请号:2016200785270,申请日:2016年1月27日,发明创造名称为:一种锂离子电池隔膜萃取刮液装置,该申请案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隔膜萃取刮液装置,包括一号电机、二号电机、三号电机和四号电机,一号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一号刮液辊、二号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二号刮液辊、三号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三号刮液辊、四号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四号刮液辊,锂离子电池隔膜依次绕过一号刮液辊、二号刮液辊、三号刮液辊和四号刮液辊,一号刮液辊与二号刮液辊设于锂离子电池隔膜的一侧。该申请案利用一号刮液辊、三号刮液辊与二号刮液辊、四号刮液辊之间的转速差,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将锂离子电池隔膜表面附带的二氯甲烷刮掉,但其长时间使用后会造成辊面精度下降,从而对膜面造成擦伤,影响外观与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1.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采用现有刮液辊刮除隔膜表面二氯甲烷时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新型锂离子电池隔膜萃取槽刮液装置。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刮液辊,可以及时调节刮液辊与隔膜的接触面以及及时更换新的辊面,以实现完全刮去隔膜表面的二氯甲烷,避免资源的浪费和防止挥发的二氯甲烷对人体的损伤。
2.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锂离子电池隔膜萃取槽刮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轴、支撑臂和刮液辊,其中,所述支撑轴上安装有沿环向间隔分布的支撑臂,各支撑臂的端部均安装有刮液辊。
更进一步的,所述支撑轴与电机的输出轴固定相连。
更进一步的,所述支撑轴上支撑臂的个数为6~8个。
更进一步的,所述支撑臂对称设置于支撑轴两端,相互对称的支撑臂之间固定连接有中心轴,所述刮液辊穿过并安装于中心轴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新衡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新衡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6323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