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漏电断路器的导线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65524.5 | 申请日: | 2018-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155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8 |
发明(设计)人: | 吴伟青;吴红光;卢湛锐;林秩谦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佳华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71/08 | 分类号: | H01H71/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线板 导线连接结构 零序互感器 漏电断路器 软导线 本实用新型 接触系统 连接组件 固接 可拆卸的 连接结构 组装方便 减小 焊接 穿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漏电断路器的导线连接结构,包括基座、接触系统、零序互感器、软导线以及第一接线板,接触系统以及零序互感器均安装在基座上;还包括第二接线板以及连接组件,软导线的一端以焊接的方式固接于第一接线板上,软导线的另一端穿过所述零序互感器并固接于所述第二接线板上;所述第一接线板和第二接线板均通过所述连接组件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于基座上。本实用新型的漏电断路器的导线连接结构,其可减小导线长度,且组装方便,连接结构稳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低压电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漏电断路器的导线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漏电断路器是用于电路中漏电电流超过预定值时能自动动作的开关。以现有常用的DPN漏电断路器L极的导线连接结构如图1-图3所示,分别阐述如下:
图1所示的DPN漏电断路器L极的导线连接结构:先将软导线(1)焊接在接触系统(3)上,然后装在基座(图已略)L极空间里,软导线(1)穿过装在基座N极里的零序互感器(2)后,再引回到L极空间里与接线板(4)进行焊接,最后将接线板(4)固定在基座里。此结构的缺陷是——工艺线路反复,导线(1)要比较长,更换零序互感器(2)不便,生产效率较低等。
图2所示的DPN漏电断路器L极的导线连接结构:先将软导线(11)焊接在接触系统(33)上,导线(55)焊接在接线板(44)上,然后装在基座(图已略)L极空间里,软导线(11)穿过装在基座N极里的零序互感器(22)后与导线(55)一同插入接线座(77)里,螺钉(66)在接线座(77)将两导线(11、55)拧在一起。此结构的缺陷是——两导线(11、55)连接可靠性低,接线座(77)占空间大,同时导线需要最长,生产效率较低。
图3所示的DPN漏电断路器L极的导线连接结构:先将软导线(111)焊接在接触系统(333)上,导线(555)焊接在接线板(444)上,然后装在基座(图已略)L极空间里,软导线(111)穿过装在基座N极里的零序互感器(222)后与导线(555)焊接在一起,用绝缘材料包裹在基座N极空间内。此结构的缺陷是——工艺线路反复,导线需要较长,更换零序互感器(222)不便,生产效率较低等。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漏电断路器的导线连接结构,其可减小导线长度,且组装方便,连接结构稳定。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漏电断路器的导线连接结构,包括基座、接触系统、零序互感器、软导线以及第一接线板,接触系统以及零序互感器均安装在基座上;还包括第二接线板以及连接组件,软导线的一端以焊接的方式固接于第一接线板上,软导线的另一端穿过所述零序互感器并固接于所述第二接线板上;所述第一接线板和第二接线板均通过所述连接组件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于基座上。
优选的,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螺钉以及螺母,所述第一接线板设有连接片,螺钉的尾部穿过第二接线板以及连接片并形成连接端;所述螺母螺接于连接端以使连接片以及第二接线板夹持于螺钉的头部与螺母之间;所述连接端螺接于基座上。
优选的,所述连接片以及第二接线板均由铜板制成。
优选的,软导线以焊接的方式与第二接线板固定。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其软导线在穿过零序互感器之后,与之固定的第二接线板与第一接线板通过连接组件实现固定之后再安装在基座上,不用后期再进行焊接,因此导线可以设计成尽量短,且连接结构稳定,拆装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佳华电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佳华电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6552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低压断路器
- 下一篇:一种小型断路器的手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