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变压器的空气呼吸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66144.3 | 申请日: | 2018-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461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9 |
发明(设计)人: | 臧辉;韩炳奎;赵勇;聂兆明;李延彬;陈琦;刘双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五岳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26 | 分类号: | B01D53/26 |
代理公司: | 11531 北京汇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于鹏<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国 |
地址: | 2710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气呼吸装置 内壳体 填充体 通气管 壳体 外壳体装置 储油柜 水份 变压器 连通 外界空气连通 工作稳定 间隙分布 干燥剂 吸附 储存 呼吸 | ||
1.一种用于变压器的空气呼吸装置,其特征是:包含有设置为与变压器的储油柜连通的通气管(3)、设置为用于吸附空气中水份的填充体(8)、设置为与通气管(3)连通并且用于储存填充体(8)的内壳体装置、设置为与内壳体装置呈间隙分布并且设置为为外界空气连通的外壳体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变压器的空气呼吸装置,其特征是:按照需要被干燥的空气进行限定使处于稳定状态的方式把通气管(3)、填充体(8)、内壳体装置和外壳体装置相互联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变压器的空气呼吸装置,其特征是:按照限定空气进出端口的方式把内壳体装置和外壳体装置与通气管(3)和填充体(8)联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变压器的空气呼吸装置,其特征是:内壳体装置包含有网壳(7)和气室罩(10),
或,外壳体装置设置为包含有筒壳(1)和导流筒(2),
或,还包含有第一附件装置并且第一附件装置设置为与通气管(3)联接,第一附件装置设置为连接法兰盘(4),
或,还包含有第二附件装置并且第二附件装置设置在通气管(3)上,第二附件装置设置为包含有湿度传感器(5)和传电磁阀(6),
或,还包含有第三附件装置并且第三附件装置设置在填充体(8)中,第三附件装置设置为加热器(9)。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变压器的空气呼吸装置,其特征是:在筒壳(1)上设置有导流筒(2)并且通气管(3)设置在筒壳(1)中,在通气管(3)上分别设置有连接法兰盘(4)、湿度传感器(5)和传电磁阀(6)并且网壳(7)设置在通气管(3)上,气室罩(10)设置在网壳(7)上并且填充体(8)设置在网壳(7)中,加热器(9)设置在填充体(8)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变压器的空气呼吸装置,其特征是:筒壳(1)设置为圆形桶状体并且筒壳(1)的下端头的敞口部设置为与导流筒(2)联接,筒壳(1)的上端端面的中间部设置为与通气管(3)联接并且传电磁阀(6)、网壳(7)、填充体(8)、加热器(9)和气室罩(10)分别设置在筒壳(1)的腔体中,筒壳(1)的腔体的内壁设置为与网壳(7)的侧壁呈间隙分布,
或,导流筒(2)设置为锥形管状体并且导流筒(2)的上端头的扩展敞口部设置为与筒壳(1)联接,导流筒(2)的下端头的收缩敞口部设置为呈向下分布,
或,连接法兰盘(4)设置为圆形盘状体并且连接法兰盘(4)设置在通气管(3)与变压器的储油柜之间,
或,湿度传感器(5)设置为氯化锂湿度传感器并且湿度传感器(5)的输出端口设置为与PLC控制器的输入端口连接,湿度传感器(5)设置在通气管(3)中,
或,传电磁阀(6)设置在通气管(3)的下端头的侧面部并且传电磁阀(6)设置在气室罩(10)中,传电磁阀(6)的控制端口设置为与PLC控制器的输出端口连接,
或,网壳(7)设置为圆柱盒状体并且在网壳(7)的外壁上设置有通气孔状体,在网壳(7)的上下端端面部分别设置有串接孔体,网壳(7)的串接孔体设置为与通气管(3)联接并且网壳(7)分别设置为与填充体(8)和加热器(9)包容式联接,网壳(7)的下端端面的周边部设置为与气室罩(10)联接,
或,气室罩(10)设置为锥形盘状体并且气室罩(10)的上端头的敞口部设置为与网壳(7)联接,气室罩(10)设置为与通气管(3)的下端头和传电磁阀(6)包容式联接,
或,加热器(9)设置为包含有第一加热部(91)、第二加热部(92)、第三加热部(93)和第四加热部(94)并且第一加热部(91)、第二加热部(92)、第三加热部(93)和第四加热部(94)分别设置为与填充体(8)嵌入式联接,第一加热部(91)、第二加热部(92)、第三加热部(93)和第四加热部(94)分别设置为与通气管(3)联接并且第一加热部(91)、第二加热部(92)、第三加热部(93)和第四加热部(94)设置为沿通气管(3)的周边间隔排列分布,第一加热部(91)与电源连接的控制继电器的控制端口、第二加热部(92)与电源连接的控制继电器的控制端口、第三加热部(93)与电源连接的控制继电器的控制端口和第四加热部(94)与电源连接的控制继电器的控制端口分别设置为PLC控制器的输出端口联接,
或,第一加热部(91)、第二加热部(92)、第三加热部(93)和第四加热部(94)分别设置为包含有散热片体(95)、第一加热片体(96)和第二加热片体(97)并且第一加热片体(96)和第二加热片体(97)分别设置为与散热片体(95)的侧面部贴附式联接,散热片体(95)的内侧面部设置为与通气管(3)联接并且第一加热片体(96)与电源连接的控制继电器的控制端口和第二加热片体(97)与电源连接的控制继电器的控制端口分别设置为PLC控制器的输出端口联接,第一加热片体(96)和第二加热片体(97)分别设置为PTC加热片并且第一加热片体(96)和第二加热片体(97)设置为沿散热片体(95)的竖向中心线上下排列分布,散热片体(95)设置为U字形槽状体并且散热片体(95)分别设置为与第一加热片体(96)和第二加热片体(97)包容式联接,散热片体(95)设置为沿通气管(3)的周边间隔排列分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五岳电器有限公司,未经山东五岳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6614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