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胳臂针灸教学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68146.6 | 申请日: | 2018-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2325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31 |
发明(设计)人: | 张海甄;陈嘉文;林立泰;甄健威;翁嘉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海甄 |
主分类号: | G09B23/28 | 分类号: | G09B23/28 |
代理公司: | 重庆百润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9 | 代理人: | 刘立春 |
地址: | 中国香港黄埔大*** | 国省代码: | 香港;8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胳臂 针灸 教学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胳臂针灸教学装置,包括聚氯乙烯制成的空心模拟骨骼;空心模拟骨骼;外包裹有甲基丙烯酸甲酯制作成的中层肌肉仿真结构;中层肌肉仿真结构外包裹有甲基乙烯基硅橡胶制作成的皮肤模拟层;皮肤模拟层和中层肌肉仿真结构之间安装有针灸感应装置,针灸感应装置电连接或无线连接有智能显示装置。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不同材料模拟了人体不同组织,从而是的针灸模拟更接近真实情况,且可以实现对下针深浅的检测,实现精细化教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学和教育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新型胳臂针灸教学装置。
背景技术
针灸,是中医四大治疗手段之一,是在中医基础理论的指导下把针具按照腧穴的定位和一定的角度刺入患者体内的一种疗法,其运用捻转与提插等的针刺手法可以对人体特定部位进行刺激从而达到″内病外治″的治疗目的。
早在宋朝期间,已有针灸用教学模型-″针灸铜人像″的铸造,其具体构造是在铜人体表涂蜡,体内注入水银。令被试者取穴进针,如果取穴部位准确,则针进而水银出。如取穴有误,则针不能入。以此供学生辨认穴位和考察学生们的针灸水平。但由于″针灸铜人像″的制作成本高,并且需在每次使用前涂蜡,因此其较少使用于现代教学中。现代针灸教学中大多是使用与真人身材不合比例及已明确标记出穴位分布的模型供学生记忆穴位,并让同学们互相操作以作练习。可是,这种方法因为不能实时反应导致学生不能及时了解是否使用正确的穴位,并且同学间互相操作时有些穴位是具有危险性的,而学生的不了解与胡乱操作可能发生意外。
因此人们实用新型了一些使用模型进行针灸教学的装置如专利 201610536340.5公开了一种了一种虚拟针灸培训系统。它由针灸穴位信息采集单元、虚拟针灸数据采集和处理系统、针灸穴位信息库和实时数据库和虚拟针灸培训系统PC机所组成。优点是使操作者可以准确地掌握人体的针灸穴位,进行各种穴位的针灸练习,并在屏幕上直观地看到操作情况,并且配置教学模块、考试模块,使抽象难懂的针灸教学变得非常的具体和直观。可广泛应用于针灸培训。但是现今中医教学模型上均是使用PVC作材料而制作,但其弹性不足,不能真实仿真人体肌肉组织触感,即外部和内部的硬度等均是一致和人体结构差异较大,使得针灸练习时的模型上的用力和实际人体的用力不一致,导致学习效果不佳。此外,现有的针灸练习模型是通过设置薄膜压力传感器来感应针有没有扎到位,但是实际上,不同的症状,需要扎的穴位的深浅不同,而现有的装置仅仅能确定是否扎准了穴位;不能满足精细教学的要求。此外,而薄膜压力传感器容易受到外周压力影响即即使没有扎准位置,也可以由于薄膜压力传感器侧边下压带动其上部材料下行,触发压力信号导致即使扎的不很准也会被认为合格,因此也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胳臂针灸教学装置,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不同材料模拟了人体不同组织,从而是的针灸模拟更接近真实情况,且可以实现对下针深浅的检测,实现精细化教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新型胳臂针灸教学装置,包括聚氯乙烯制成的空心模拟骨骼1;空心模拟骨骼1;外包裹有甲基丙烯酸甲酯制作成的中层肌肉仿真结构2;中层肌肉仿真结构2外包裹有甲基乙烯基硅橡胶制作成的皮肤模拟层3;皮肤模拟层3和中层肌肉仿真结构2之间安装有针灸感应装置4,针灸感应装置4电连接或无线连接有智能显示装置5。
进一步的改进,所述针灸感应装置4为REP-601薄膜式压力传感器;所述智能显示装置5包括与针灸感应装置4电连接的芯片,芯片电连接有LED显示屏。
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芯片为STM32系列芯片。
进一步的改进,所述针灸感应装置4为电感线圈6,电感线圈6电连接有电能表7,电能表7电连接智能显示装置5;配合电感线圈6,针灸针8的中部固定有永磁铁9,永磁铁9外镀有不锈钢层10;中层肌肉仿真结构2上成形有与电感线圈6配合的避让凹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海甄,未经张海甄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6814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儿童风湿免疫科用关节保护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双层吸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