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拆分式婴儿车篷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71714.8 | 申请日: | 2018-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582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6 |
发明(设计)人: | 任陆军;王声和;陈元;张芷;张建坤;马玉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建筑大学 |
主分类号: | B62B9/12 | 分类号: | B62B9/12;B62B9/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30 | 代理人: | 汪浩 |
地址: | 230601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篷 遮阳篷 卡接机构 可拆分式 可拆式 婴儿床 安装组件 婴儿 下端 主体左右两侧 安装通孔 车蓬 铰接 本实用新型 便于安装 活动连接 卡接配合 位置对称 左右两侧 婴儿车 内端 外端 简易 母亲 安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可拆分式婴儿车篷,属于婴儿车技术领域。可拆分式婴儿车篷,包括婴儿床和安装在婴儿床上的遮阳篷,遮阳篷左右两端均与婴儿床后端活动连接,遮阳篷包括遮阳篷主体、卡接机构和可拆式车篷,遮阳篷主体左右两侧下端与两个卡接机构内部铰接,婴儿床靠近后端的位置对称设有两个安装通孔,卡接机构外侧与安装通孔内侧固定连接,可拆式车篷包括遮羞车蓬和安装组件,遮羞车蓬左右两侧下端分别与两个安装组件内部铰接,安装组件内端与卡接机构外端卡接配合。通过在遮阳篷主体左右两侧下端分别设置卡接机构,利用卡接机构内的组件便于安装可拆式车篷,通过可拆式车篷便于为母亲提供一个简易安全易操作的“哺乳室”,有利于推广可拆分式婴儿车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婴儿车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可拆分式婴儿车篷。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对婴幼儿的照顾也越来越重视,儿童市场的发展也随之加快,同时儿童护理用品的安全性也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当母亲需要当在公共场所(公园、车站、广场等公共场所)对产生“饥饿迫切感”婴儿必须进行哺乳行为时,能否在减少或者不增加母亲带孩子外出所需物品的情况下,为母亲创造一个舒适的哺乳状态环境的角度下显得尤为重要,而市面上有专用遮羞布,但对于母亲,在公共场所使用遮羞布独自一人十分不便,对于婴儿,在黑暗环境下会有不适的状况,甚至哭闹,影响哺乳行为。鉴于此,我们提出可拆分式婴儿车篷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可拆分式婴儿车篷,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1)现有婴儿车不便于母亲哺乳的问题。
2.技术方案
可拆分式婴儿车篷,包括婴儿床和安装在婴儿床一端的遮阳蓬,所述遮阳蓬左右两端均与婴儿床后端外侧活动连接,所述遮阳蓬包括遮阳蓬主体、卡接机构和可拆式车篷,所述遮阳蓬主体左右两侧下端分别与两个卡接机构内部铰接,所述婴儿床靠近后端的位置对称开设有两个安装通孔,所述卡接机构外侧与安装通孔内侧固定连接,所述可拆式车篷包括遮羞车蓬和安装组件,所述遮羞车蓬左右两侧下端分别与两个安装组件内部铰接,所述安装组件内端与卡接机构外端卡接配合。
优选地,所述卡接机构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内部开设有空腔A,所述空腔A内设置有转轴A,所述转轴A两侧端部通过轴承与空腔A内壁转动连接,所述空腔A一侧内壁上呈环形等间距设置有四个卡块,所述卡块内开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内侧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所述滑动槽内侧与滑动块外侧滑动连接,且所述滑动块一端与复位弹簧端部固定连接,所述滑动块侧面上还固定设置有转动凸起A,所述转轴A内端穿过外壳体延伸至外界与扳手内侧面固定连接,所述遮阳蓬主体左右两侧下端分别与两个转轴A外侧转动连接;通过在遮阳蓬主体左右两侧下端分别设置卡接机构,利用卡接机构内的组件便于安装可拆式车篷,通过可拆式车篷便于为母亲提供一个简易安全易操作的“哺乳室”,有利于推广可拆分式婴儿车篷。
优选地,所述卡接机构还包括转动盘,在所述转轴A上靠近外端的位置固定安装有转动盘,所述转动盘一个侧面上呈环形等间距设置有四个转动凸起B,所述转动凸起B外侧与连杆一端转动连接,所述连杆另一端与转动凸起A转动连接;通过在卡接机构内设置转动盘,利用扳手的旋转带动转轴A,使转轴A带动转动盘转动,当转动盘转动时连杆带着滑动块在卡块内的滑动槽内收缩,便于可拆式车篷的安装。
优选地,所述安装组件包括卡接外壳,所述卡接外壳内端开设有卡接槽,所述卡接槽的圆周壁上呈环形等间距设置有四个卡头槽,所述卡头槽内壁与滑动块端部外侧卡接配合;通过在遮羞车蓬左右两侧下端设置安装组件,利用安装组件内的卡头槽与卡接机构内的滑动块卡接配合从而将可拆式车篷固定,便于母亲转动可拆式车篷形成哺乳遮挡,最大程度罩住哺乳的母亲,以达到遮羞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建筑大学,未经安徽建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7171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