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酸雾吸收净化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72303.0 | 申请日: | 2018-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515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01 |
发明(设计)人: | 吴萌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宝德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18 | 分类号: | B01D53/18 |
代理公司: | 无锡中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59 | 代理人: | 孙高 |
地址: | 215600 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喷射管 净化系统 酸雾吸收 文丘里 本实用新型 进气管 循环泵 水箱 酸雾收集装置 吸收液循环 循环泵出口 环境效益 硫酸酸雾 水箱连接 运行方向 大头端 排放量 小头端 管壁 锐角 酸液 硫酸 污水 吸收 进口 出口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酸雾吸收净化系统,特点是包括水箱、循环泵和文丘里喷射管;水箱底部设出口与循环泵进口连接,循环泵出口与文丘里喷射管的大头端连接,文丘里喷射管的小头端与水箱连接;文丘里喷射管的管壁上设沿水流运行方向呈锐角的进气管,进气管连接酸雾收集装置。本实用新型酸雾吸收净化系统能把高速的水流与硫酸酸雾充分的混合,吸收液循环吸收,得到较高浓度的硫酸酸液,不但能减少污水的排放量,成本低,结构简单,环境效益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化工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酸雾吸收净化系统。
背景技术
芳族聚噁二唑(aromatic polyoxadiazole,POD)具有芳香环和噁二唑环交替排列的分子结构,是一种具备优良热稳定性、化学稳定性和电绝缘性的耐高温芳杂环聚合物材料。
早期对芳族聚噁二唑的研究集中在对合成途径的探索,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美国、日本和印度等国家的一些著名公司和科研院所对芳族聚噁二唑的合成进行研究。Frazer、Iwakura等使用对苯二甲酸和硫酸肼两种单体,分别用两步法和一步法合成出了聚对苯噁二唑(poly(p-phenylene-1,3,4-oxadiazole),p-POD)。Varma、Imai等利用对苯二甲酸和间苯二甲酸无规共聚的方法,一步合成了聚对/间苯噁二唑(poly(p/m-phenylene-1,3,4-oxadiazole),p/m-POD),并用于纺丝成型。20世纪90年代以后,芳族聚噁二唑的合成侧重于采用联苯醚或联苯醚砜类单体进行合成改性,以提高芳族聚噁二唑的溶解性、流动性和加工性。此外,通过在苯基上引入侧链(如烷基、芳基、芴基)或引入含呋喃、四苯基硅烷等功能基团等方法,合成出具有一定光电性能的功能聚合物材料。
现有的利用芳香族二酸和腈盐一发烟硫酸为溶剂进行聚合反应,比较成熟的方式是采用两步聚合,但是聚合后,分子量较大,溶液粘度较大,而且聚合的终止和分子量的调节通过加入分子量调节剂实现,聚合溶液中比较容易残余小分子的分子量调节剂,影响后期的纺丝和加工,而且分子量调节的加入到在溶液搅拌均匀,需要较长的时间,分子量还是持续增长的,对于分子量的控制调节作用有一定的滞后。
在芳族聚噁二唑生产过程中,硫酸是常用的化工原料,在硫酸的使用过程中会生成硫酸酸雾,硫酸酸雾具有严重的腐蚀性,如果处理不当,会对设备厂房造成腐蚀,对厂房内的操作人员造成身体伤害,如果直接排放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现有的硫酸酸雾处理装置都比较简单,利用水来进行吸收或酸碱中和处理,这种方法虽然费用比较低,但是吸收的效率较低,不能很干净的清除硫酸酸雾。有些装置采用吸收塔来进行吸收,通过向吸收塔中喷入液体来吸收,但是吸收塔中的液体不能够循环使用,浪费资源,成本高,去雾不彻底。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新型高效酸雾吸收净化系统,既能很好处理工业产生中产生的酸雾、烟气,避免酸雾对厂房和设备的腐蚀,又能避免其对人员及环境的污染,该系统具有体积小,净化效果显著,运行成本低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酸雾吸收净化系统,其特点是包括水箱、循环泵和文丘里喷射管;所述水箱底部设出口与循环泵进口连接,循环泵出口与文丘里喷射管的大头端连接,文丘里喷射管的小头端与水箱连接;所述文丘里喷射管的管壁上设沿水流运行方向呈锐角的进气管,所述进气管连接酸雾收集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进气管和文丘里喷射管夹角为30-45°。
进一步的,所述水箱上还设有补水管路、溢流管路、排水管路中的一种或数种。
进一步的,所述水箱选用耐酸材质制作,作为储存酸液的容器。
进一步的,所述循环泵的功率为1.5-7.5KW,同时为水流循环提供足够的动力,选用聚四氟乙烯作为内部结构材质,聚四氟乙烯具有优良的抗腐蚀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宝德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宝德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7230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甲醇生产VOCs的处理的系统
- 下一篇:一种脱碳溶液净化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