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电网用高导电率导线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72636.3 | 申请日: | 2018-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857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4 |
发明(设计)人: | 毋佳昆;罗艳玲;毋辛羽;郜新利;赵新爱;杨海玉;王莹莹;毋海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新昊宝丰电缆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9/00 | 分类号: | H01B9/00;H01B7/18;H01B7/04;H01B7/22;H01B7/282;H01B1/02 |
代理公司: | 郑州浩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30 | 代理人: | 王国旭 |
地址: | 454000 河南省焦作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导电率 智能电网 加强芯 绞合 正三角形 铝线 弹性缓冲材料 本实用新型 倒三角形 导体材料 铝包钢芯 弯曲柔性 线路损耗 运动安全 整体线路 直流电阻 硬铝线 钢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电网用高导电率导线,加强芯由钢线和铝线绞合而成,铝包钢芯导体材料为高导电率硬铝线,导线交直流电阻明显降低,可降低线路损耗10%,经济效益明显;加强芯为正三角形和倒三角形相互绞合形成;弹性缓冲材料的设置,可以提高导线的弯曲柔性;整体线路运动安全,寿命长,适用范围广,便于推广和普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力传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电网用高导电率导线。
背景技术
近几年我国电力工业有了突飞猛进的进步,由于国内电力建设的快速发展,当前国内线路走廊资源日趋紧缺,尤其是珠三角、长三角地区等东南沿海地区已经很难找到新的走廊,线路走廊资源弥足珍贵;因此,如何提高新建线路的输送效率,降低线路损耗,不论是出于对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积极响应,还是出于对电力线路建设中的问题的实际需求,都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我国幅员辽阔,环境复杂,在这些广袤的地区中架空线路建设又面临着冰雪、环境腐蚀等恶劣环境的影响,提高架空导线运行安全性和使用寿命问题也刻不容缓。
为提高线路的输送效率,增强线路运行的安全性,在我国冰雪区、沿海及岛屿等广大地区,有的虽然在单根钢线的基础上通过绞合钢芯来增加抗拉强度,但是钢线电阻率高,在电能传输的过程中能量损失大,在新建线路中使用电能损耗低、环境适应能力强的导线很有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上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电网用高导电率导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电网用高导电率导线,包括铝包钢芯、加强芯、弹性缓冲材料、异形高导电铝绞线层和憎水膜;所述铝包钢芯呈正方形设置并且由四个铝包钢芯相互绞合形成,所述加强芯绞合包裹在四个铝包钢芯的外部,所述加强芯由钢线和铝线绞合而成,所述加强芯为正三角形和倒三角形相互绞合形成,所述异形高导电铝绞线层包裹在加强芯的外部,所述弹性缓冲材料设置在加强芯与异形高导电铝绞线层之间,所述憎水膜覆盖在异形高导电铝绞线层的外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一种智能电网用高导电率导线,加强芯由钢线和铝线绞合而成,铝包钢芯导体材料为高导电率硬铝线,导线交直流电阻明显降低,可降低线路损耗10%,经济效益明显;加强芯为正三角形和倒三角形相互绞合形成;弹性缓冲材料的设置,可以提高导线的弯曲柔性;整体线路运动安全,寿命长,适用范围广,便于推广和普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一种智能电网用高导电率导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新昊宝丰电缆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河南新昊宝丰电缆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7263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