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极片缓冲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74237.0 | 申请日: | 2018-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336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9 |
发明(设计)人: | 陈雄;汪有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金钜金属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04 | 分类号: | H01M4/04;G01C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特普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15 | 代理人: | 齐永红 |
地址: | 52375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外框架 左端面 本实用新型 安装机构 安装托架 步进电机 缓冲设备 主架机构 固定台 上端面 极片 立柱 销轮 便于拆装 固定机构 内部安装 引线框 右端面 检验 转动 摄像机 轮子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极片缓冲设备,包括PLC控制箱、检验安装机构、内部主架机构、轮子固定机构以及外框架,PLC控制箱安装在外框架上端面右侧,外框架内部安装有内部主架机构,外框架顶部左侧设置有检验安装机构,安装托架固定在外框架上端面左侧,安装托架左端面固定有立柱,立柱左端面固定有固定台,固定台左端面固定有摄像机,外框架顶部左侧固定有步进电机,步进电机右端面连接有销轮,销轮外表面设置有引线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便于拆装,调节使用便捷,转动稳定性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极片缓冲设备,属于极片生产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电芯生产设备中极片的缓冲机构,对于极片的缓冲效果不够,对于转动时的缓冲支撑保护做得不足,同时现有的极片生产设备承载力度不够,传统的承载设计都是单边滑动,导致张力不平均,现有的生产设备对于检验装置的拆装不够便捷,现在急需一种极片缓冲设备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极片缓冲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极片缓冲设备,包括PLC控制箱、检验安装机构、内部主架机构、轮子固定机构以及外框架,所述PLC控制箱安装在外框架上端面右侧,所述外框架内部安装有内部主架机构,所述外框架顶部左侧设置有检验安装机构,所述内部主架机构内侧设置有轮子固定机构,所述检验安装机构包括摄像机、立柱、固定台、安装托架、步进电机、销轮以及引线框,用于检验设备的快速拆装,所述内部主架机构包括导向杆、调节架、平衡连接板、固定件、支腿、底板、万向轮以及中心调节组件,用于固定支撑内部轮组,加大了承载能力,所述轮子固定机构包括限位塞、皮带轮、主动轮、承重杆、转轮以及斜齿轮,用于轮组的转动支撑,大幅降低轮子摆动。
进一步地,在检验安装机构中,所述安装托架固定在外框架上端面左侧,所述安装托架左端面固定有立柱,所述立柱左端面固定有固定台,所述固定台左端面固定有摄像机,所述外框架顶部左侧固定有步进电机,所述步进电机右端面连接有销轮,所述销轮外表面设置有引线框。
进一步地,所述摄像机、固定台以及立柱构成固定组件,且固定组件设置有两组,两组固定组件规格相同,两组固定组件分别安装在安装托架前后两侧,两组固定组件提高了检验的全面性。
进一步地,在内部主架机构中,所述底板安装在外框架底部,所述底板底部装配有支腿和万向轮,所述底板上端面固定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上端面固定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顶部装配有调节架,所述导向杆环形侧面设置有中心调节组件,所述中心调节组件内侧固定有平衡连接板。
进一步地,所述导向杆设置有四个,四个导向杆两个一组分别设置在底板左右两侧,两个导向杆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固定件,通过四个导向杆和四个固定件提高了承载能力,使内部轮组转动更加稳定。
进一步地,所述支腿设置有四个,四个支腿分别固定在底板底部四角处,所述万向轮设置有四个,四个万向轮分别设置在四个支腿内侧,四个支腿提高了支撑时的稳定性,四个万向轮能够方便设备整体的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中心调节组件包括轴承轮、连接件、活动板、套管以及托扣,所述活动板安装在导向杆环形侧面,所述活动板顶部固定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上连接有轴承轮,所述活动板右端面规定有套管,所述活动板前端面固定有托扣。
进一步地,所述活动板设置有四个,四个活动板通过连接件和轴承轮相连接,所述套管设置有两个,两个套管内部均装配有弹簧,活动轴承轮通过弹簧设计达到能调节受力及平衡四个轴承轮向中心滑动。
进一步地,在轮子固定机构中,所述限位塞安装在承重杆环形侧面左侧,所述承重杆卡紧在托扣内侧,所述承重杆环形侧面左侧固定有皮带轮,所述皮带轮右端面装配有主动轮,所述主动轮右侧装配有转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金钜金属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金钜金属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7423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超低粒径铅粉提取装置
- 下一篇:一种锂电池碳负极改性机用密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