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工件上下料托盘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74348.1 | 申请日: | 2018-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070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6 |
发明(设计)人: | 阮春霞;魏本堂;王理想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7/00 | 分类号: | B23Q7/00;B23Q7/1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王立民;周放 |
地址: | 2306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珠 托盘底板 开孔 托盘机构 上下料 堵头 废屑 本实用新型 托盘 工件接触 滚动摩擦 滚轮本体 摩擦阻力 上下贯通 所在平面 点接触 上表面 上端部 掉落 变小 滚轮 划伤 下端 相抵 架构 滚动 体力 员工 支撑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件上下料托盘机构,包括托盘底板,在托盘底板上设置有多个上下贯通的开孔;开孔,在开孔内设置有钢珠滚轮,钢珠的表面突出于托盘底板上表面;堵头,自开孔的下端与设置于开孔内,堵头的上端部与滚轮本体相抵。托盘底板作为支撑钢珠的架构,钢珠安装高度突出托盘底板所在平面,工件在此机构上水平移动、垂直移动或旋转工作时,通过钢珠进行滚动,工件与托盘机构接触面少,滚动摩擦,摩擦阻力小,员工对其作用力变小,比较节省体力。工件与托盘为点接触,工件上的废屑掉落在钢珠之间,废屑不和工件接触,不会对工件造成划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整车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工件上下料托盘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发动机机体缸盖粗加工和半精加工多利用手动推拉工件的方式把工件送入机床进行加工,或者加工完成后从机床再取出。工件在运行过程经历水平移动和垂直移动,部分工序还需对工件进行旋转运动。工件上下料过程中需要一个推拉用的托盘,便于工件的水平、垂直和旋转运动。
主要用于工件上下料推拉用托盘,主要结构如图1所示,托盘为一个平板,在平板上开斜槽,便于工件自带液体排走,减少工件和托盘平面的接触,减少运行过程中的工件的阻力。
工件在加工完拉出机床时,工件表面一般有残留的铁屑或者铝屑,在推拉过程中,残留的铁屑或者铝屑掉落在托盘表面,对工件的输送部位造成划伤。为了统一工件的姿态,故输送的部位在靠前就已经精加工完成,且该部位为密封面,划伤部位易造成密封不严。工件在水平移动、垂直移动尤其是在旋转过程中,滑动摩擦阻力大,员工手动推拉工件相对比较费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工件上下料托盘机构,以解决现有技术的托盘与工件接触部分易于划伤及推拉强度过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工件上下料托盘机构,包括托盘底板,在所述托盘底板上设置有多个上下贯通的开孔;
所述开孔,在所述开孔内设置有钢珠滚轮,所述钢珠滚轮包括滚轮本体及钢珠,所述钢珠活动设置于所述滚轮本体的上端部;钢珠的表面突出于所述托盘底板上表面;
堵头,自所述开孔的下端与设置于所述开孔内,所述堵头的上端部与所述滚轮本体相抵。
所述开孔为台阶孔,自所述托盘底板的上表面至下表面方向依次包括第一开孔和第二开孔,所述第一开孔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开孔的直径;
所述第一开孔的直径小于所述钢珠的直径;
所述堵头设置于所述第二开孔内。
所述第二开孔为螺纹孔。
所述堵头的侧表面设置有外螺纹,与所述第二开孔螺纹配合。
在所述堵头上套有O型密封圈。
在所述托盘底板的一个侧边设置有挡板。
在所述托盘底板上设置有垫块和多个内六角平头圆柱头,所述内六角平头圆柱头设置于所述垫块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技术方案通过在托盘底板上设置滚动的钢珠,减少工件与托盘底板的接触,减少工件输送部位的划伤,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托盘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托盘机构仰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托盘机构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托盘机构右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托盘机构的底部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7434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接料缓冲装置及走心机
- 下一篇:一种小五金铣边机的落料限位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