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循环增氧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74547.2 | 申请日: | 2018-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206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4 |
发明(设计)人: | 李叶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海珊水产养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3/04 | 分类号: | A01K63/04 |
代理公司: | 长沙智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07 | 代理人: | 陈铭浩 |
地址: | 418000 湖南省怀化市芷江***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产养殖池 水净化装置 废物 过滤室 絮凝室 本实用新型 净化池体 增氧系统 进水管 净水室 水循环 上端 絮凝 过滤 水体 室内 沉淀净化 导向斜板 第一泵体 过滤装置 内部设置 室内安装 水产生物 水体环境 絮凝装置 一端连接 增氧设备 出水口 絮凝物 泵体 净水 曝气 增氧 水产养殖 沉淀 污染物 帮助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循环增氧系统,包括水产养殖池和水净化装置;水净化装置包括净化池体,净化池体依次包括固废物过滤室、絮凝室、沉淀净化室和净水室,固废物过滤室的上端设置有进水管,进水管的另一端连接第一泵体和水产养殖池,固废物过滤室内设置有过滤装置,絮凝室设置在固废物过滤室的右上端,絮凝室内安装有絮凝装置,絮凝室底部设置有絮凝物导向斜板;净水室的内部设置有曝气增氧设备,净水室内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第三泵体和水产养殖池连接。本实用新型水产养殖池循环到水净化装置中,不断对水体进行过滤、絮凝、沉淀和增氧,降低了水体中的污染物,为水产养殖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水体环境,对水产生物的产量有很好的帮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循环增氧系统。
背景技术
水产养殖是人为控制下繁殖、培育和收获水生动植物的生产活动。一般包括在人工饲养管理下从苗种养成水产品的全过程。广义上也可包括水产资源增殖。
水产养殖有粗养、精养和高密度精养等方式。粗养是在中、小型天然水域中投放苗种,完全靠天然饵料养成水产品,如湖泊水库养鱼和浅海养贝等。精养是在较小水体中用投饵、施肥方法养成水产品,如池塘养鱼、网箱养鱼和围栏养殖等。高密度精养采用流水、控温、增氧和投喂优质饵料等方法,在小水体中进行高密度养殖,从而获得高产,如流水高密度养鱼、虾等。
水产养殖对于养殖水质有特殊的要求,水体污染、水质浑浊和缺氧的环境会导致水产生物生长过慢,降低了水产生物的存活率,影响水产生物的产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水循环增氧系统,将水产养殖池循环到水净化装置中,不断对水体进行过滤、絮凝、沉淀和增氧,降低了水体中的污染物,为水产养殖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水体环境,对水产生物的产量有很好的帮助。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水产养殖池和水净化装置;水净化装置包括净化池体,净化池体依次包括固废物过滤室、絮凝室、沉淀净化室和净水室,固废物过滤室的上端设置有进水管,进水管的另一端连接第一泵体和水产养殖池,固废物过滤室内设置有过滤装置,絮凝室设置在固废物过滤室的右上端,絮凝室内安装有絮凝装置,絮凝室底部设置有絮凝物导向斜板,絮凝物导向斜板的左侧设置有与固废物过滤室相连的第一通孔,沉淀净化室的左侧与絮凝物导向斜板右上端的第二通孔和絮凝物导向斜板右下端的第三通孔连接贯通,净水室设置在沉淀净化室的上方,且净水室与沉淀净化室之间通过过滤网间隔;净水室的内部设置有曝气增氧设备,净水室内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第三泵体和水产养殖池连接,水产养殖池内的水体通过第一泵体抽入到水净化装置内进行净化和增氧,净化和增氧完成后通过第三泵体抽入到水产养殖池内完成循环净化和增氧,提高了水产养殖池内水质。
进一步的,絮凝装置包括底座、絮凝剂箱、第二泵体、液压缸和絮凝添加搅拌机构,絮凝添加搅拌机构安装在底座上端的直线导轨上,絮凝添加搅拌机构的左侧与液压缸的伸出端连接,底座上且在位于絮凝室的正上方设置有滑槽,絮凝添加搅拌机构中的进液管与波纹管连接,波纹管与第二泵体连接,第二泵体与絮凝剂箱连接。
进一步的,絮凝添加搅拌机构包括箱体,进液管设置在箱体的右上端,箱体的底部设置有多个絮凝搅拌体,絮凝搅拌体通过第一电机驱动进行同步旋转。
进一步的,絮凝搅拌体包括搅拌筒,搅拌筒的上端与传动轴连接,传动轴的中部设置有与搅拌筒贯穿的絮凝剂流入孔,搅拌筒的筒壁上均匀设置有多个絮凝剂喷射孔,搅拌筒的外侧壁连接有搅拌叶片。
进一步的,传动轴的上端设置有两个从动齿轮,第一电机的输出轴连接主动齿轮,主动齿轮与其中一个搅拌筒的从动齿轮之间以及相邻搅拌筒中从动齿轮与从动齿轮之间均通过链条连接。
进一步的,搅拌叶片为螺旋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海珊水产养殖有限公司,未经湖南海珊水产养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7454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产养殖用自动补氧装置
- 下一篇:一种带过滤装置的水温控制循环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