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悬浮对合型玉璧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74875.2 | 申请日: | 2018-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5248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2 |
发明(设计)人: | 宋利军;刘媛;刘建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建平 |
主分类号: | B44C5/00 | 分类号: | B44C5/00;A61N1/44;A61N2/00;A61N2/12;A61N5/06 |
代理公司: | 太原晋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10 | 代理人: | 杨陈凤 |
地址: | 0355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悬浮 合型玉璧 | ||
本实用新型属于玉器及人造合成石领域,针对玉石等矿物因裂隙造成浪费与传统玉器的能量缺乏利用及缺乏观感的问题,以及现有玉璧的悬转时间不足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悬浮对合型玉璧,包括通过滑动组件连接的圆盘体型上玉璧和下玉璧,上玉璧和下玉璧平行设置,上玉璧内均布嵌入安装有若干上永磁片,下玉璧的中心处嵌入安装有下永磁环,上永磁片和下永磁环为异极相对布置;滑动组件包括滑动轴和轴套,轴套嵌入安装于上玉璧的中心处,滑动轴的上端粘结于轴套内、下端与下永磁环的中心开孔可转动插入配合连接。利用导磁圆板屏蔽并用环形排列的上永磁片形成环内磁场,与垂直相对的下永磁环的相斥磁场并结合滑动组件形成了磁悬浮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玉器及磁悬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悬浮对合型玉璧。
背景技术
玉璧为我国传统的玉礼器,习惯上把宽边小孔径的圆状器称作璧,而窄边大孔径的称为环。玉璧产生于距今五、六千年的新石器时代,当初的玉璧因受切割工具的限制,形制不太规整,在红山文化与良渚文化的特征是素面无纹。商周时期的玉璧均为圆形,内外缘厚度相当,春秋战国时大量用作佩饰,直径在10cm以内,常在中区保留传统谷纹,普遍运用粗线阴线结合法,还饰以吉祥文字。在石材领域,为解决裂隙矿物造成资源浪费的问题,人们从矿山开采就采用钻孔注胶工艺,在石材生产中还用真空渗胶办法来提高成品率。ZL2014101974383的一种裂隙石材拼接复合的成型装置,针对生态性较强及裂隙较多的透闪石和叠层石进行拼接复合的工艺问题,在真空箱底部对称设置2-4个振动组件,振动电机垂直向上的冲击力作用在最下层模板的下面,上部的压板以低频进行升降使其模板及层间弹簧升起——闭合而重复动作,进而将激振力逐步向上传递,形成弹性压缩与激振力配合以及同时抽真空的致密过程。这种用高聚胶处理裂隙石材的工艺及设备,若用于处理玉石的裂隙问题也有借鉴的价值。在珠宝行业用翡翠与有润性的玉石加工手镯及挂件等装饰品,只能选用无裂隙矿物作为原料,而对大量有裂隙矿物只能选择在裂隙之间的碎块来进行小件的加工,由此形成了宝贵资源的浪费问题。我们知道,用玉养人及养生,只有在大面积接触人体时才可能产生相应的功效,现代科技也证实了晶体矿物受热产生的远红外线对人体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若能把直线扩散的远红外线与曲线发散的磁力线组合运用,或使矿物保健技术上升到更高层次。ZL2006100653361的磁斥型悬浮装置,工作下的重力能够被底座和悬浮体之间产生的磁斥力所平衡,磁性悬浮体在水平方向上偏离基准位置时,由水平运动控制器进行调节。如何在永磁元件发挥生物磁学效应的同时,进一步利用磁斥力简易地形成玉石盘的悬浮及旋转,也有多重的价值。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针对玉石等矿物因裂隙造成浪费与传统玉器的矿物能量缺乏利用及缺乏观感的问题,采用胶结愈合工艺与磁悬浮技术制作可旋浮的玉璧,提供一种悬浮对合型玉璧。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悬浮对合型玉璧,包括通过滑动组件连接的圆盘型上玉璧和下玉璧,上玉璧内设有环形上永磁片,下玉璧的中心处嵌入装有下永磁环,下永磁环中心开孔,上永磁片和下永磁环为异极相对布置;滑动组件包括滑动轴和轴套,轴套嵌入上玉璧的中心处,滑动轴的上端与轴套可转动插入配合连接、下端粘结固定于永磁片的中心开孔内,上玉璧沿滑动轴相对下玉璧垂直运动构成陀螺体。
所述上玉璧采用由下至上的下层石片、上永磁片、导磁板和上层石片四层聚合结构,并用高聚胶泥粘结成中心是轴套的圆盘体,上永磁片的环形内径较下永磁环的环形外径大10--50mm 。
所述上永磁片是由6-12块环形小永磁片环形均布排列于导磁板下面而成,环形小永磁片之间的空隙用能量高聚胶填充及粘结,环形小永磁片的外径大于30mm, 由稀土永磁合金制成。
所述上永磁片为一体式结构,是用粘结钕铁硼磁体工艺模压成整体的圆环。
所述导磁板是由0.5-2mm厚度碳钢板制成的直径小于上玉璧圆盘体的中心开孔圆片。
上永磁片和下永磁环的材质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建平,未经刘建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7487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环氧地坪打磨装置
- 下一篇:一种客车摆门及其安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