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背光模组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74900.7 | 申请日: | 2018-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158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6 |
发明(设计)人: | 李泽龙;王代青;强科文;季洪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7 | 分类号: | G02F1/13357;G09F9/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君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68 | 代理人: | 王永文;刘文求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阻隔层 量子点材料 背光模组 红绿蓝 本实用新型 紫光芯片 量子点 上基板 下基板 膜片 荧光粉 蓝光芯片 不可逆 三色光 激发 叠层 盖合 夹设 人眼 封装 伤害 支撑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背光模组,其中,包括紫光芯片LED和受紫光芯片LED激发而发出红、绿、蓝三色光的量子点膜片;所述量子点膜片包括由下至上叠层设置的下基板、下阻隔层、红绿蓝量子点材料层、上阻隔层及上基板,所述下基板用于支撑下阻隔层,所述上基板盖合于上阻隔层上,所述红绿蓝量子点材料层夹设于所述下阻隔层和上阻隔层之间,并通过所述下阻隔层和上阻隔层封装红绿蓝量子点材料层。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背光模组中,采用蓝光芯片激发荧光粉的方式容易产生对人眼有着较大的不可逆伤害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量子点封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采用紫光芯片LED激发蓝绿红量子点的背光模组。
背景技术
LED由于具有光效高、寿命长、性能稳定等诸多优异特性,已广泛应用于背光、照明等领域。在TV背光应用中,一般采用蓝光芯片激发荧光粉的方式,最终实现白光的混合出光。有研究表明,短波蓝光对于人眼有着较大的不可逆伤害,而蓝光芯片发光的峰值波长一般在450nm左右,且尖峰能量很强,正好位于对人眼伤害较大的蓝光波长区域。
量子点具有宽吸收窄发射的特性,并且发光峰值波长可随着量子点尺寸的改变而改变,最终可实现覆盖全光谱的高色域显示。对于量子点激发,波长越短激发效率越高,即短波长的紫光芯片比蓝光芯片具有更高的激发效率。最经济的量子点应用方式为将量子点封装于LED中,但目前技术下,由于量子点对水氧等物质极为敏感,在水氧等入侵下容易失效,故将其应用于LED中需要进行较为复杂的水氧阻隔设计。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背光模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背光模组中,采用蓝光芯片激发荧光粉的方式容易产生对人眼有着较大的不可逆伤害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背光模组,其中,包括紫光芯片LED和受紫光芯片LED激发而发出红、绿、蓝三色光的量子点膜片;
所述量子点膜片包括由下至上叠层设置的下基板、下阻隔层、红绿蓝量子点材料层、上阻隔层及上基板,所述下基板用于支撑下阻隔层,所述上基板盖合于上阻隔层上,所述红绿蓝量子点材料层夹设于所述下阻隔层和上阻隔层之间,所述下阻隔层和上阻隔层用于封装所述红绿蓝量子点材料层。
所述的背光模组,其中,所述量子点膜片还包括布设于上基板外侧并用于实现扩散功能的若干棱镜结构。
所述的背光模组,其中,所述棱镜结构为等腰直角形。
所述的背光模组,其中,所述红绿蓝量子点材料层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蓝色量子点层、绿色量子点层和红色量子点层。
所述的背光模组,其中,所述红绿蓝量子点材料层中蓝绿红量子点直径尺寸均在1-20nm之间。
所述的背光模组,其中,蓝光量子点尺寸直径为1-4nm,绿光量子点直径尺寸为3-6nm,红光量子点直径尺寸优选在5-10nm。
所述的背光模组,其中,当所述背光模组为侧入式时,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一导光板,所述紫光芯片LED设置于导光板一侧,所述量子点膜片设置于导光板上侧;
当所述背光模组为直下式时,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一直下式反射片结构,所述紫光芯片LED设置于所述直下式反射片结构的底部,所述量子点膜片设置于所述直下式反射片结构上侧。
所述的背光模组,其中,当所述背光模组为侧入式时,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设置有导光板底侧的反射片以及设置于量子点膜片上侧的扩散片、增亮片、反射偏光片、复合膜片中的一种或多种;当所述背光模组为直下式时,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设置于量子点膜片上侧的扩散片、增亮片、反射偏光片和复合膜片中的一种或多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7490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设有通孔扩散膜结构及背光模组
- 下一篇:背光模组、显示装置及终端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