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吸氧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77088.3 | 申请日: | 2018-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538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6 |
发明(设计)人: | 董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6/00 | 分类号: | A61M16/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王术兰 |
地址: | 10007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氧气 吸氧 控制装置 接入管 流量控制开关 流量计量部 流出管 本实用新型 观察 漂浮球 连通 医疗器械技术 吸氧鼻导管 氧气面罩 依次连通 供氧源 病患 计量 医护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吸氧控制装置,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该吸氧控制装置包括氧气接入管、机体、流量控制开关、观察部、流量计量部及氧气流出管。氧气接入管、机体与氧气流出管依次连通;氧气接入管用于与供氧源连通;流量控制开关设置在机体上,用于控制由氧气接入管流入机体的氧气的流量大小;观察部设置在机体上,观察部内设置有漂浮球,漂浮球可在氧气由机体内流过时运动;流量计量部设置在机体上,用于计量并显示由机体内流过的氧气的体积;氧气流出管用于与吸氧鼻导管或氧气面罩连通。本实用新型的吸氧控制装置,流量控制开关、观察部与流量计量部配合,使医护人员能够按照医嘱为病患准确地提供氧气,解决了吸氧情况无法准确得知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吸氧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临床上吸氧是常用的治疗手段,对于病人的康复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实际临床工作中,对于吸氧量和吸氧频率,跟其他药品相似,医生在开医嘱时,通常会做出规定,如氧气吸入几升/分,多长时间吸氧一次(有一天吸氧几次的,还有二十四小时持续吸氧的),以及一次吸氧多长时间。但是,实际上供氧装置只负责供氧,但对于吸氧情况,如氧气流通是否正常,吸氧量的多少,以及吸氧时间的长短,并无法准确得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吸氧控制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吸氧情况无法准确得知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吸氧控制装置,包括氧气接入管、机体、流量控制开关、观察部、流量计量部及氧气流出管;
所述氧气接入管、所述机体与所述氧气流出管依次连通;
所述氧气接入管用于与供氧源连通;
所述流量控制开关设置在所述机体上,用于控制氧气是否由所述氧气接入管流入所述机体,以及控制由所述氧气接入管流入所述机体的氧气的流量大小;
所述观察部设置在所述机体上,所述观察部内设置有漂浮球,所述漂浮球可在氧气由所述机体内流过时运动;
所述流量计量部设置在所述机体上,用于计量并显示由所述机体内流过的氧气的体积;
所述氧气流出管用于与吸氧鼻导管或氧气面罩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机体内设置有氧气通道;
所述氧气接入管通过所述氧气通道与所述氧气流出管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流量控制开关设置在所述氧气通道上,且所述流量控制开关设置在所述机体的底部。
进一步地,所述观察部设置在所述氧气通道上,且所述观察部设置在所述机体的中部;
所述漂浮球设置在所述氧气通道内。
进一步地,所述观察部包括观察窗。
进一步地,所述观察窗上设置有刻度。
进一步地,所述观察部包括观察管;
所述观察管竖向设置在所述机体的顶部;
所述观察管与所述氧气通道连通;
所述漂浮球设置在所述观察管内。
进一步地,所述观察管上设置有刻度。
进一步地,所述流量计量部设置在所述氧气通道上,且所述流量计量部设置在所述机体的顶部。
进一步地,所述氧气流出管设置在所述机体的一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未经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7708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