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设置有植物培养区域的生态型室内空气净化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77217.9 | 申请日: | 2018-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403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4 |
发明(设计)人: | 冯智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冯智星 |
主分类号: | F24F3/16 | 分类号: | F24F3/16;F24F3/14;F24F13/28;F24F13/02;F24F11/89 |
代理公司: | 44202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会龙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植物培养 本实用新型 空气净化区 室内空气净化器 净化器主体 空气净化箱 生态净化 生态型 光合作用 初步过滤 从上到下 洁净空气 室内环境 室内空气 污染空气 净化 水箱 二氧化碳 根系 吸附 叶面 溶解 水体 污染物 分解 美化 污染 吸收 种植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设置有植物培养区域的生态型室内空气净化器,包括净化器主体,净化器主体的内部空间从上到下分为植物培养区和空气净化区;所述植物培养区内种植有生态净化植物;空气净化区的一侧设有用于为所述生态净化植物提供水分的水箱,其另一侧设有用于将污染空气变成洁净空气的空气净化箱。本实用新型通过植物培养区与空气净化区的充分结合,通过空气净化箱对空气进行初步过滤、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植物的叶面和根系对空气中的有害物质进行吸附和分解、水体溶解空气中的部分污染物,保证污染的空气得到充分净化,本实用新型的生态型室内空气净化器兼具美化室内环境和净化室内空气的功能,有着巨大的市场价值。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净化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设置有植物培养区域的生态型室内空气净化器。
背景技术
随着居民环保和健康意识的提高,室内空气污染问题也引起了广泛的重视,目前室内的空气污染主要来源于以下三个方面:一、室外的大气环境受污染情况较为严重,如工业生产过程中排放的烟尘和有害气体、交通运输过程中排放的尾气,这些污染物会随空气流动进入室内并累积起来;二、室内装修材料带来的甲醛、苯、甲苯、乙醇、氯仿等挥发性有机物;三、人体呼吸作用排放的二氧化碳和废气。随着人们生态意识和家居环境安全意识的提高,对室内环境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明确,如:要求室内适宜的温度、湿度、颗粒物浓度、有害气体含量、氧气浓度,二氧化碳浓度等。相对封闭空间中空气污染物的释放有持久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使用有空气净化作用的净化装置是一种有效可行的选择。但现有的空气净化装置的结构都比较复杂,而且价格昂贵,其净化效率和净化质量都会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而降低,对室内的空气净化不够充分。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设置有植物培养区域的生态型室内空气净化器,将植物养护体系与空气净化体系充分结合层层净化,并持续吸收室内污染,达到充分净化空气的目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设置有植物培养区域的生态型室内空气净化器,包括净化器主体,所述净化器主体的内部空间从上到下分为植物培养区和空气净化区;
所述植物培养区内种植有用于持续吸收室内污染且提升室内含氧量的生态净化植物;
所述空气净化区的一侧设有用于为所述生态净化植物提供水分的水箱,其另一侧设有用于将污染空气变成洁净空气的空气净化箱。
进一步地,所述植物培养区的底部具有植物培养板,所述植物培养板上设置有多个用于固定所述生态净化植物根系的种植槽;
所述植物培养区的顶部设有用于为所述生态净化植物提供光照的植物生长灯。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空气净化箱内设有多级空气净化模块,包括:
初效活性炭二合一滤网,用于过滤空气中粉尘大颗粒;
离子集成杀菌模块,采用针式电场放电的方式高压静电集尘,用于去除PM2.5和杀灭细菌;
医用级高效滤网,采用HEPA滤网,用于进一步去除PM2.5和净化空气。
进一步地,所述水箱内设有水泵,所述水泵通过水管将水箱内的水引入到所述植物培养区内以对生态净化植物提供水分;
所述水箱上还设有竖直放置的用于便于观察水箱内水位的水位管。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水泵通过水管将水箱内的水引入到所述种植槽内对生态净化植物提供水分,或所述水泵通过水管将水箱内的水引入到生态净化植物上方的喷淋管中对生态净化植物提供水分。
进一步地,所述植物培养区和空气净化区之间设置有可同时对植物培养区和空气净化区进行紫外除菌的紫外线杀菌灯。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净化器主体上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冯智星,未经冯智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7721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