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化学需氧量COD回流检测的水循环冷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78723.X | 申请日: | 2018-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063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0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连华永兴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L7/00 | 分类号: | B01L7/00;G01N33/18 |
代理公司: | 北京纽乐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10 | 代理人: | 田磊 |
地址: | 101102 北京市通州区中关村科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翅片式散热器 冷凝管组 出水口 蓄水瓶 管路连接 循环水泵 入水口 水循环冷却装置 化学需氧量COD 回流检测 散热翅片 循环水管 冷凝管 半导体制冷片 电源线出线口 本实用新型 回流冷凝 混合冷却 散热风扇 循环水冷 补水口 回水口 散热 风冷 水冷 连通 串联 消解 水资源 节约 | ||
1.一种化学需氧量COD回流检测的水循环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蓄水瓶(2)、翅片式散热器(1)及冷凝管组(3),所述蓄水瓶(2)内设有循环水泵,所述循环水泵的出水口Ⅲ(21)通过管路连接到翅片式散热器(1)的入水口Ⅰ(11),所述翅片式散热器(1)包括框架(15)及位于所述框架(15)内的循环水管(13)、散热翅片(14),所述散热翅片(14)连接半导体制冷片及若干散热风扇(16),所述循环水管(13)的两端分别与翅片式散热器(1)的入水口Ⅰ(11)、出水口Ⅰ(12)连通,所述翅片式散热器(1)的出水口Ⅰ(12)通过管路连接到冷凝管组(3)的入水口Ⅱ(31),所述冷凝管组(3)包括若干串联的冷凝管(4),所述冷凝管组(3)的出水口Ⅱ(32)通过管路连接到蓄水瓶(2)上的冷凝管回水口(23),所述蓄水瓶(2)上还设有循环水泵电源线出线口(22)及补水口(2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化学需氧量COD回流检测的水循环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管(4)包括水冷却循环管(42),所述水冷却循环管(42)的侧壁设有两个循环冷却水接口(45),贯穿所述水冷却循环管(42)内部设有半球形水冷管(44),所述半球形水冷管(44)的顶部设有冷凝管上接口(46),所述水冷却循环管(42)与半球形水冷管(44)之间形成有储水腔室,所述储水腔室与两个所述循环冷却水接口(45)连通,所述半球形水冷管(44)的底部连接有风冷却刺形管(41),所述风冷却刺形管(41)的底部设有用于与消解反应器连接的冷凝管下接口(43),所述冷凝管上接口(46)、半球形水冷管(44)、风冷却刺形管(41)及冷凝管下接口(43)互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化学需氧量COD回流检测的水循环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循环冷却水接口(45)包括下进水口和上出水口。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化学需氧量COD回流检测的水循环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循环冷却水接口(45)包括位于同一水平高度的进出水口,在进水口处设有通向水冷却循环管(42)底部的导水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化学需氧量COD回流检测的水循环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瓶(2)上设有水位观察口(2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连华永兴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连华永兴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78723.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提取检测物的试管
- 下一篇:一种高低温交变湿热试验箱的保温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