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中小跨径桥梁用碳纤维绳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79175.2 | 申请日: | 2018-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433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7 |
发明(设计)人: | 张盼盼;王克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E01D19/00 | 分类号: | E01D19/00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 代理人: | 董一宁 |
地址: | 10008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碳纤维绳 连接结构 墩帽 桥墩 主梁 中小跨径桥梁 锚固块 对称 活动支座 抗震性能 桥梁结构 性能优点 纵向位移 防落梁 钢梁桥 耐腐蚀 耐高温 耐疲劳 隔震 固装 横桥 两段 桥梁 质轻 缠绕 支撑 | ||
一种中小跨径桥梁用碳纤维绳连接结构,包括桥墩,固装在桥墩顶部的墩帽,以及墩帽顶部通过减隔震活动支座支撑的两段主梁,其特征在于:主梁的底部固装有跨中对称的多个锚固块;墩帽上缠绕有多个跨中对称的碳纤维绳,该碳纤维绳的两端分别与桥墩两侧的两个主梁底部的锚固块固定连接。主要限制桥梁纵向位移,可沿横桥向设置多道碳纤维绳,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桥梁的抗震性能。该碳纤维绳连接结构设计科学合理,具有质轻、高强、耐高温、耐腐蚀和耐疲劳的性能优点,且结构简单,具有较好的防落梁作用,适用于各种桥梁结构,尤其适用于钢梁桥结构中。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桥梁抗震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中小跨径桥梁用碳纤维绳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在历次国内外大地震中,桥梁结构往往会遭受严重破坏,桥梁上部结构的移位震害是极为常见的,一般易发生于设置伸缩缝的地方,主要震害表现为桥梁上部结构的纵向移位、横向移位以及扭转移位。目前,国内外防落梁措施主要是在伸缩缝、铰和梁端等上部接缝处采用拉杆、挡块、限位器等,链接上下部结构,延长支承长度。常用的桥梁伸缩缝处的限位器多为钢索或钢筋的,其安装简单,是一种经济的加固方式。
但由于钢材易生锈、防火性能较差,需做好防腐蚀措施。且此种限位器后期维修费用较高,不能较好的维持使用性能。
通过公开专利检索,发现如下公开专利:
一种宽体钢梁架设的横向变形控制装置(CN108677755A)公开了一种宽体钢梁架设的横向变形控制装置,包括钢架,设置在钢梁节段上表面;转动机构,钢梁节段顶板横桥向的两侧边缘分别设置转动机构;绳索,每条绳索的一端连接于钢架,另一端连接于转动机构,转动机构能够带动其连接的绳索收放。该控制装置通过钢架设置在钢梁节段中部形成一个整体结构,提高整体结构的刚度来控制钢梁节段中部的变形,同时,通过每个转动机构调整各个绳索的拉力来改变钢梁节段边缘的变形情况,使得钢梁节段边缘的变形量灵活调整,以此来实现悬臂端以安装的钢梁节段与悬臂端上吊机吊装的待安装的钢梁节段变形趋于一致,最大程度减小两个钢梁节段焊接的残余应力,实现宽体钢梁架设的方便灵活,减小对接难度,缩短工期。
经分析,上述公开专利与本方案在结构、功能及抗震效果等方面均不相同,因此不影响本方案的新颖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中小跨径桥梁用碳纤维绳连接结构,该连接结构具有高强、耐腐蚀的优点,提高桥梁抗震结构的实用性。
一种中小跨径桥梁用碳纤维绳连接结构,包括桥墩,固装在桥墩顶部的墩帽,以及墩帽顶部通过减隔震活动支座支撑的两段主梁,其特征在于:主梁的底部固装有跨中对称的多个锚固块;墩帽上缠绕有多个跨中对称的碳纤维绳,该碳纤维绳的两端分别与桥墩两侧的两个主梁底部的锚固块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技术方案为:墩帽的底部通过锚固螺栓固装有垂直于桥梁延伸方向的拉锁,且拉索分别与多个碳纤维绳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技术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中小跨径桥梁用碳纤维绳连接结构,碳纤维绳能保持在中震作用(相当于50年超越概率10%地震作用)下的缓冲性能而不被拉断,配合使用现有技术中的减隔震活动支座,实现主梁的活动柔性连接,避免因地震使桥墩晃动,进而使桥墩与主梁的硬性连接结构破坏的问题,本方案通过碳纤维绳的柔性连接结构,可在中震作用下可起到较好的缓冲限位作用。
本实用新型主要限制桥梁纵向位移,可沿横桥向设置多道碳纤维绳,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桥梁的抗震性能。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科学合理,具有质轻、高强、耐高温、耐腐蚀和耐疲劳的性能优点,且结构简单,具有较好的防落梁作用,适用于各种桥梁结构,尤其适用于钢梁桥结构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侧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未经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7917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组合结构箱梁
- 下一篇:一种智能温控可加热斜拉索护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