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背光模组、手机显示屏与手机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80182.4 | 申请日: | 2018-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905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6 |
发明(设计)人: | 刘阳;范浩爽;胡波;黄清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山本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00 | 分类号: | G02B6/00;G09F9/00 |
代理公司: | 44205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唐致明<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新区公明街道***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光板 背光模组 扩散膜 增光膜 手机显示屏 手机 支撑 孔套 本实用新型 摄像头 不易变形 固定效果 固定支撑 屏蔽信号 上支撑部 反射膜 内固定 遮光胶 胶框 膜材 通孔 凸起 贯穿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背光模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背光模组、手机显示屏与手机,背光模组包括导光板,导光板的出光面上设有凸起的支撑部,支撑部上设有贯穿导光板的导光板孔,还包括增光膜、扩散膜与框架,增光膜上设有增光膜孔,扩散膜上设有扩散膜孔,增光膜通过增光膜孔套设于支撑部上,扩散膜通过扩散膜孔套设于支撑部上;手机显示屏包括上述背光模组,导光板孔、遮光胶孔与反射膜孔形成的通孔内固定有摄像头;手机包括上述手机显示屏。该导光板能对套设于导光板上支撑部处的膜材进行定位与固定支撑;该背光模组仅用胶框即可达到较好的固定效果,降低成本,且不易变形;该手机显示屏的屏占比较高,且不会屏蔽信号;该手机可实现全面屏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背光模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背光模组、手机显示屏与手机。
背景技术
随着全面屏手机的快速发展,高屏占比已经成为当前各大手机厂商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目前市面上的全面屏主要有刘海屏、水滴屏及挖孔屏。挖孔屏是指在屏幕上打出一个圆形的洞,用于放置摄像头,其屏占比高于刘海屏和水滴屏。在2018 年5月的SID显示展上,国内显示屏厂商天马就展示了6.21 英寸新一代AA HOlE LTPS全面屏,可视区域增大,能实现更大的屏占比,比“Notch”更接近全面屏。该技术可以把前置摄像头的开孔位置任意摆放,在保持四边超窄边框整体视觉效果的同时,把前置摄像头隐藏在显示屏里,熄屏后达到整体全面屏的效果。现有技术中,要通过挖孔屏实现超窄边框或无边框效果,通常需要在背光模组上摄像头对应位置处挖孔,并必须同时使用胶框与铁框对其进行固定支撑。在反射膜的底部设置铁框,铁框上设置凸台,位于其上方的增光膜与扩散膜等部件的挖孔处套设于该凸台上,以实现对挖孔处膜材结构的支撑。然而,铁框成本较高,容易变形从而导致产品的直通率不高,且铁框可能会对手机信号有所屏蔽。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背光模组、手机显示屏与手机,该导光板能对套设于导光板上支撑部处的膜材进行定位与固定支撑;该背光模组仅使用胶框即可达到较好的固定效果,极大的降低了成本,且不易变形;该手机显示屏的屏占比较高,且不会屏蔽手机信号;该手机可实现全面屏效果。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包括导光板,所述导光板的出光面上设有凸起的支撑部,所述支撑部上设有贯穿所述导光板的导光板孔,还包括增光膜、扩散膜与框架,所述增光膜、所述扩散膜与所述导光板固定于所述框架内,所述增光膜上设有增光膜孔,所述扩散膜上设有扩散膜孔,所述增光膜通过所述增光膜孔套设于所述支撑部上,所述扩散膜通过所述扩散膜孔套设于所述支撑部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反射膜,所述反射膜固定于所述框架的底部,所述反射膜上设有与所述导光板孔相匹配的反射膜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遮光胶,所述遮光胶固定于所述支撑部的顶端,所述遮光胶上设有与所述导光板孔相匹配的遮光胶孔,所述遮光胶覆盖住所述增光膜与所述框架之间的缝隙。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密封件,所述密封件固定于所述框架与所述反射膜之间。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增光膜固定于所述扩散膜的顶部,所述扩散膜固定于所述导光板的顶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增光膜包括上增光膜与下增光膜,所述上增光膜固定于所述下增光膜的顶部,所述下增光膜固定于所述扩散膜的顶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框架的材质为橡胶。
还提供了一种手机显示屏,包括上述背光模组,所述导光板孔、所述遮光胶孔与所述反射膜孔形成的通孔内固定有摄像头。
还提供了一种手机,包括上述手机显示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山本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山本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8018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直下型背光源及其透镜导光板
- 下一篇:反谐振光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