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支撑装置及支撑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81255.1 | 申请日: | 2018-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693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0 |
发明(设计)人: | 孙军;杨泓斌;周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11/48 | 分类号: | E04G11/48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孔鹏 |
地址: | 528300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顺江***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动体 支撑组件 支撑体 驱动机构 支撑装置 垫体 方向转动 支撑结构 支撑件 本实用新型 放松状态 施工模板 可转动 取下 支撑 混凝土 凝固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支撑装置及支撑结构,属于施工模板支撑技术领域。支撑装置包括支撑组件、转动体和驱动机构,支撑组件包括支撑体和支撑于支撑体底部的支撑件。转动体可转动地设置于支撑组件,转动体位于支撑体的下侧,转动体用于放置垫体。驱动机构连接于支撑件,驱动机构用于使转动体相对支撑组件向靠近或远离支撑体的方向转动。在实际使用时,当混凝土初步凝固后,可通过驱动机构使转动体相对支撑组件向远离支撑体的方向转动,垫体将处于放松状态,从而提前取下垫体供其他支撑装置使用,从而提高垫体的利用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施工模板支撑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支撑装置及支撑结构。
背景技术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一般通过支撑装置对施工模板进行支撑,现有的支撑装置包括支撑体和设于支撑体底部的支撑件,工作时,支撑件将支撑体支撑在模板的底部,为保证对模板良好的支撑效果,一般会在支撑装置与模板之间设置垫体,以使垫体和支撑体同时对模板进行支撑,在混凝土凝固的过程中,垫体将被紧紧的压在支撑装置与模板之间,无法取出,只有待混凝土完全凝固将整个支撑装置与模板分离后,才能卸下垫体,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垫体的利用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支撑装置及支撑结构,以施工过程中垫体的利用率低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支撑装置,包括支撑组件、转动体和驱动机构,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体和支撑于所述支撑体底部的支撑件;所述转动体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支撑组件,所述转动体位于所述支撑体的下侧,所述转动体用于放置垫体;所述驱动机构连接于所述支撑件,所述驱动机构用于使所述转动体相对所述支撑组件向靠近或远离所述支撑体的方向转动。
上述技术方案中,转动体可转动地设置于支撑组件,通过驱动机构能够使转动体相对支撑组件向靠近或远离支撑体的方向转动,在实际使用时,支撑组件中支撑件将支撑体支撑于模板的底部,垫体放置于转动体上后,通过驱动机构使转动体相对支撑组件向靠近支撑体的方向转动,垫体将被夹紧在转动体与模板之间,由于驱动机构能够阻止转动体相对支撑组件方向转动,使得垫体始终被转动体和模板夹紧,垫体和支撑体对模板都具有支撑作用,增大了与模板的接触面,更好的分散应力,当混凝土初步凝固后,可通过驱动机构使转动体相对支撑组件向远离支撑体的方向转动,垫体将处于放松状态,从而提前取下垫体供其他支撑装置使用,从而提高垫体的利用率;取下垫体后,支撑体继续支撑模板,直至混凝土完全凝固。
另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支撑装置还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活动体、连接件和止动件;所述活动体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支撑件;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转动体转动连接,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活动体转动连接;所述活动体相对所述支撑件向靠近所述支撑体的方向移动能够使所述转动体向靠近所述支撑体的方向转动,所述活动体相对所述支撑件向远离所述支撑体的方向移动能够使所述转动体向远离所述支撑体的方向转动;止动件连接于所述活动体或支撑件,所述止动件具有工作状态和放松状态,当所述止动件位于工作状态时,所述止动件能够阻止所述活动体相对所述支撑件向远离支撑体的方向移动,以阻止所述转动体向远离所述支撑体的方向转动;当所述止动件位于放松状态时,所述活动体能够相对所述支撑件移动。
上述技术方案中,活动体可移动地设置于支撑件,连接件的两端分别与转动体和活动体转动连接,即活动体与转动体之间通过连接件传动连接,活动体相对支撑件移动便可使转动体向靠近或远离支撑体的方向转动,当活动体向靠近支撑体的方向转动后,使止动件位于工作状态,止动件将阻止活动体相对支撑件移动,以阻止转动体向远离支撑体的方向转动。在实际使用时,垫体放置在转动体与模板之间后,可使止动件处于工作状态,此时,垫体将被压紧在垫体与转动体之间,在此状态下,连接件将处于倾斜状态,连接件对转动体具有很好的支撑能力,转动体所受到的压力通过连接件传递给活动体,并最终传递给支撑件。上述的驱动机构结构简单,对转动体具有很好的支撑能力,能够很好的将转动体受到的压力传递给支撑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8125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跨度混凝土结构模板支撑装置
- 下一篇:一种建筑用阴角龙骨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