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洗浴地热尾水组合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82316.6 | 申请日: | 2018-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267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9 |
发明(设计)人: | 于长生;李雪松;王立勇;李永利;吕虹霖;姜智超;李彪;李楠;杨霄宇;贾洪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龙江省九0四环境工程勘察设计院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03/42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王海燕 |
地址: | 150000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膜系统 地热尾水 洗浴 组合处理装置 混凝沉淀系统 本实用新型 膜生物反应器 支路 依次串联 尾水 氯化物 溶解性总固体 二次利用 技术支持 氟化物 产水 污染物 削减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洗浴地热尾水组合处理装置,包括混凝沉淀系统、膜生物反应器、膜系统A和膜系统B。其中,混凝沉淀系统、膜生物反应器、膜系统A和膜系统B依次串联,形成第一处理支路,用以处理COD含量相对较高的尾水;混凝沉淀系统、膜系统A和膜系统B依次串联,形成第二处理支路,用以处理COD含量相对较低的尾水。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处理装置在洗浴地热尾水的处理过程中,降低了产水溶解性总固体(TDS)、氟化物、氯化物、硼等的含量,实现了洗浴地热尾水污染物的高效削减。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处理装置设计思路新颖、合理,装置简单,使用可靠,为洗浴地热尾水的二次利用提供了技术支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尾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洗浴地热尾水组合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地热能是来自地球深处的可再生性热能,它起于地球的熔融岩浆和放射性物质的衰变。地下水的深处循环和来自极深处的岩浆侵入到地壳后,把热量从地下深处带至近表层。人类通过开凿地热井,以地热水或水蒸气的形式将地热能带到地表加以利用。
由于地热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的差异,有些地方洗浴地热尾水悬浮物含量较高(超过100mg/L),化学需氧量大于20mg/L,水中溶解性总固体(TDS)、氯化物、氟化物、硼等指标含量均较高,达不到直接排放标准。如直接排放易产生水体污染、农作物生长损害以及其他环境问题。用水企业多在高矿化度洗浴地热尾水未经单独处理的情况下,直接排入市政管网,这不但使得尾水处理成本大大增加、而且浪费了大量水资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洗浴地热尾水组合处理装置,用以去除洗浴地热尾水中的超标污染物,实现地热尾水的梯级利用,最终达到节约资源和能源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洗浴地热尾水组合处理装置,包括混凝沉淀系统、膜生物反应器、膜系统A和膜系统B;
所述混凝沉淀系统包括第一提升泵、搅拌机、沉淀池、混凝剂药剂瓶和助凝剂药剂瓶,所述第一提升泵的进水端通过管路与调节水池的底部连通,所述第一提升泵的出水端通过管路与所述搅拌机的进水端连通,所述混凝剂药剂瓶和所述助凝剂药剂瓶分别用以向所述搅拌机内或所述搅拌机之前的管路内导入混凝剂和助凝剂,所述搅拌机的出水端与所述沉淀池连通,所述沉淀池的下部设置有排泥口;
所述膜生物反应器包括曝气系统和膜箱,所述曝气系统用以向所述膜箱内导入空气,所述膜箱内设置有帘式膜,所述沉淀池上部的出水端通过管路与所述膜箱的进水端连通;
所述膜系统A包括依次串联的第二提升泵、第一过滤结构和外压式超滤膜,所述第二提升泵的进水端通过第一支路与所述膜箱的出水端连通,所述第二提升泵的进水端通过第二支路与所述沉淀池的出水端连通,所述第一支路和所述第二支路上设置有阀门,所述第二提升泵与所述第一过滤结构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第一压力表;
所述膜系统B包括依次串联的第三提升泵、第二过滤结构和纳滤膜,所述第三提升泵的进水端与所述外压式超滤膜的出水端连通,所述第三提升泵与所述第二过滤结构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第二压力表。
优选地,所述混凝剂药剂瓶和所述助凝剂药剂瓶向所述混凝沉淀系统的供药管路上设置有阀门和加药泵。
优选地,所述曝气系统包括风机、曝气管路和曝气盘,所述曝气管路的一端位于所述膜箱的外侧并与所述风机的出风口连通,所述曝气管路的另一端位于所述膜箱的内侧底部,所述曝气管路位于所述膜箱内侧的部分开有出气孔,所述曝气盘安装于所述出气孔处。
优选地,所述第二提升泵与所述第一过滤结构之间的管路上连接有反冲洗泵。
优选地,所述第一过滤结构包括两个相互串联的精密过滤器,所述第二过滤结构包括一个精密过滤器。
优选地,所述膜系统A包括三个相互串联的外压式超滤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省九0四环境工程勘察设计院,未经黑龙江省九0四环境工程勘察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8231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