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能源汽车挂壁式充电桩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83197.6 | 申请日: | 2018-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085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6 |
发明(设计)人: | 熊金凤;卞荣花;施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60L53/14 | 分类号: | B60L53/14;B60L53/31;B60L53/66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阳光惠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211 | 代理人: | 孙强 |
地址: | 21316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电箱 新能源汽车 充电桩 挂壁式 付费方式 充电枪 充电线 电流量 固定板 绕线辊 底端 充电 本实用新型 刷卡感应器 车辆选择 顶端安装 方便操作 方便收纳 应急按钮 安装板 充电柱 触摸屏 电源线 前表面 前面板 散热扇 投币口 显示灯 钥匙孔 时线 缠绕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新能源汽车挂壁式充电桩,该充电柱的充电箱的前面板上设置有显示灯、刷卡感应器和触摸屏,充电箱的顶端安装有安装板,充电箱的底端安装有固定板,固定板的前表面固定有绕线辊,充电箱的一侧安装有散热扇,另一侧安装有钥匙孔、应急按钮和投币口,充电枪上设置有控制开关,充电枪底端的充电线连接于充电箱的底端,并缠绕在绕线辊上,充电箱的背部安装有电源线。解决了现有技术的新能源汽车挂壁式充电桩存在充电时线多杂乱,付费方式单一,不方便选择充电时间,不同的车所需要的电流量不同,无法选择等问题,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挂壁式充电桩,具有方便收纳充电线,多种付费方式,根据不同车辆选择电流量大小,方便操作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挂壁式充电桩,属于充电桩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充电桩其功能类似于加油站里面的加油机,可以固定在地面或墙壁,安装于公共建筑和居民小区停车场或充电站内。充电桩的输入端与交流电网直接连接,输出端都装有充电插头用于为电动汽车充电。充电桩一般提供常规充电和快速充电两种充电方式,人们可以使用特定的充电卡在充电桩提供的人机交互操作界面上刷卡使用,进行相应的充电方式、充电时间、费用数据打印等操作,充电桩显示屏能显示充电量、费用、充电时间等数据。
通过观察发现,现有的新能源汽车挂壁式充电桩存在充电时线多杂乱,付费方式单一,有些老年人不会使用智能机不能进行扫码,有些人不常开新能源汽车没有办卡,出门带的零钱少都不能及时进行充电,不方便选择充电时间,不同的车所需要的电流量不同,无法选择等问题。
鉴于此,针对现有的问题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方便收纳充电线,多种付费方式,根据不同车辆选择电流量大小,方便操作的新能源汽车挂壁式充电桩,旨在通过该技术,达到解决问题与提高充电桩的实用价值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解决了现有技术的新能源汽车挂壁式充电桩存在充电时线多杂乱,付费方式单一,有些老年人不会使用智能机不能进行扫码,有些人不常开新能源汽车没有办卡,出门带的零钱少都不能及时进行充电,不方便选择充电时间,不同的车所需要的电流量不同,无法选择等问题,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挂壁式充电桩,具有方便收纳充电线,多种付费方式,根据不同车辆选择电流量大小,方便操作的优点,提高充电桩的实用价值。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新能源汽车挂壁式充电桩包括充电箱、显示灯、刷卡感应器、固定板、安装板、钥匙孔、应急按钮、投币口、充电枪、绕线辊、控制开关、散热扇、电源线和触摸屏;
所述充电箱的前面板上设置有显示灯、刷卡感应器和触摸屏,所述充电箱的顶端安装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通孔,方便充电箱的挂壁固定,所述充电箱的底端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前表面固定有绕线辊,所述充电箱的一侧安装有散热扇,所述充电箱的另一侧安装有钥匙孔、应急按钮和投币口,所述充电枪通过卡合方式连接于充电箱的另一侧,所述充电枪上设置有控制开关,所述充电枪底端的充电线连接于充电箱的底端,并缠绕在绕线辊上,所述充电箱的背部安装有电源线。
优选地,所述安装板与充电箱及固定板为一体式结构。
优选地,所述显示灯、刷卡感应器和触摸屏均通过嵌入方式与充电箱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钥匙孔、应急按钮和投币口通过嵌入方式与充电箱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充电枪为“L”型状。
优选地,所述散热扇呈线性方式排列在充电箱的一侧且设置有两个。
优选地,所述触摸屏为电容触摸屏,且触摸屏内存储各种车型所使用的电量与电流大小以及需要的费用的数据。
优选地,所述绕线辊前后设置有挡板,所述绕线辊为自动收缩电缆卷轴。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能源汽车挂壁式充电桩的有益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8319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