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开放式循环微藻污水处理池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83424.5 | 申请日: | 2018-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267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9 |
发明(设计)人: | 陈天仁;王丽娟;杨宋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西学院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合肥顺超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4120 | 代理人: | 周发军 |
地址: | 734000***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底部连接 安装座 池体 导向滑轨 过滤壳体 导液 微藻 本实用新型 开放式循环 污水处理池 液压伸缩杆 内腔下部 进液管 循环管 撑杆 滑台 滤网 水质检测装置 污水处理效果 污水处理效率 滑动连接 内腔上部 嵌合安装 曝气管 循环泵 右侧壁 左侧壁 螺接 吸附 堵塞 贯穿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开放式循环微藻污水处理池,包括导向滑轨和池体,导向滑轨位于池体的上方,导向滑轨上滑动连接有滑台,滑台的底部连接有液压伸缩杆,液压伸缩杆的底部连接有安装座,安装座的中部嵌合安装有导液斗,导液斗的左侧壁连接有进液管,进液管贯穿安装座,导液斗的底部螺接有过滤壳体,过滤壳体的内腔上部安装有第一滤网,过滤壳体的内腔下部安装有第二滤网,安装座的底部连接有若干组撑杆,撑杆的底部连接有用于吸附微藻的载体,池体的内腔下部设有曝气管,池体的右侧壁连接有循环管,循环管上设有水质检测装置和循环泵。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有效避免了堵塞问题,提高了污水处理效率,保证了污水处理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开放式循环微藻污水处理池。
背景技术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和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淡水资源不断被破坏和污染,因此当前的研究热点之一便是寻找可再生利用、低耗、高效的污水生物处理技术。尽管废水处理取得了巨大进展,一般采用传统化学物理方法,但仍存在容易产生二次污染、运行成本高、投资大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个有效途径就是新兴的微藻生物技术。
为实现废物资源再生,达到低耗、高效、快速、无二次污染的处理目标,采用固定化藻类细胞技术处理多种含氮、磷的工农业污水和市政污水。污水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被藻类细胞吸收并利用转化为营养物质,实现了废水资源的完全回收利用,优质工农业用水中便可以利用这些处理后的净化水,同化后所产生的脂肪、蛋白质、多糖等,可用于优质肥料、加工精细饲料或生物柴油燃料等。
如何利用微藻对污水进行处理,从而达到更好的净化效果,则是我们需要研究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开放式循环微藻污水处理池,提高了污水处理效率,保证了污水处理效果。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开放式循环微藻污水处理池,包括导向滑轨和池体,所述导向滑轨位于池体的上方,所述导向滑轨上滑动连接有滑台,所述滑台的底部连接有液压伸缩杆,所述液压伸缩杆的底部连接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中部嵌合安装有导液斗,所述导液斗的左侧壁连接有进液管,所述进液管贯穿安装座,所述导液斗的底部螺接有过滤壳体,所述过滤壳体的内腔上部安装有第一滤网,所述过滤壳体的内腔下部安装有第二滤网,所述安装座的底部连接有若干组撑杆,所述撑杆的底部连接有用于吸附微藻的载体,所述池体的内腔下部设有曝气管,所述池体的右侧壁连接有循环管,所述循环管上设有水质检测装置和循环泵。
优选地,一种开放式循环微藻污水处理池中,所述导液斗的下部外侧设有外螺纹,所述过滤壳体的内腔顶部设有相配合的内螺纹。
优选地,一种开放式循环微藻污水处理池中,所述进液管通过软管连通外部污水。
优选地,一种开放式循环微藻污水处理池中,所述第一滤网的孔径大于第二滤网的孔径。
优选地,一种开放式循环微藻污水处理池中,若干组所述撑杆呈阵列状排布。
优选地,一种开放式循环微藻污水处理池中,所述循环管的顶端位于导液斗上方。
优选地,一种开放式循环微藻污水处理池中,所述导向滑轨设有控制滑台横向移动的传动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一方面通过载体吸附微藻,通过进液管引入污水,通过第一滤网和第二滤网对污水进行双重过滤,从而滤除污水中的杂质和固体颗粒,过滤壳体与导液斗通过螺纹连接,便于装卸,能够及时进行清理更换,有效避免了堵塞问题,通过载体上的微藻对污水中的有害离子进行吸收,从而净化污水;另一方面通过循环泵将污水由循环管引入导液斗中再次过滤净化,通过多组载体携微藻同时对水体进行净化处理,提高了污水处理效率,通过导向滑轨、滑台、液压伸缩杆、安装座配合,方便载体进出池体,便于定时进行更换,保证了污水处理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西学院,未经河西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8342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