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食品包装瓶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85055.3 | 申请日: | 2018-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127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6 |
发明(设计)人: | 陈楚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楚明 |
主分类号: | B65D47/22 | 分类号: | B65D47/22;B65D23/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林瑞云;彭东梅 |
地址: | 515500 广东省揭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果冻 本实用新型 瓶盖 布丁 瓶嘴 食品包装瓶 瓶座 乳液 包装颗粒 卡扣结构 外力作用 锡箔材料 液体飞溅 形变 卡座 开盖 扣体 瓶体 晃动 挤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食品包装瓶,用于包装颗粒、粉末、乳液、果冻和布丁这一类的食品。本实用新型包括瓶座、瓶体、瓶嘴和瓶盖组成。瓶嘴上设计有卡座,瓶盖上设计有扣体,两者形成卡扣结构来将瓶盖连接到瓶嘴上。瓶座可以在外力作用下发生明显的形变,挤出果冻或布丁。本实用新型可以在开盖时避免果冻或布丁上的少量液体飞溅到使用者手上,也可以,在打开时使得颗粒、粉末、乳液不会四处晃动,同时不增加使用锡箔材料的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的外包装领域,具体的是一种用于如颗粒状、乳液状或布丁、果冻这一类胶体状食品的食品包装瓶。
背景技术
目前,颗粒、乳液、果冻和布丁这一类胶体状的食品外包装通常有两种。一种是用一个具有开口的塑料杯放置果冻,再用食用胶将聚合物薄膜粘合在开口上密封。另一种是用铝箔材料做成的袋子,果冻贮藏在这个袋子内,袋子留下一个小开口,这个开口再粘合上个吸嘴,或者干脆就将这个开口做成吸嘴的形状。
但是,现有的第一种现外包装,需要撕开聚合物薄膜后才能食用果冻或布丁,而且由于果冻和布丁在从冷冻状态升温到室温的过程中会产生少量的液体,所以往往在撕开的过程中会较为费力,且少量的液体会溅到消费者手上,带来不方便的感官印象,且材料都为一次性使用,给环境带来负担。
现有的第二种外包装,采用铝箔材料会带来成本增加的问题,且使用吸嘴和袋子的组合,会使消费者在食用过程中不能将果冻或布丁全部吸干净,造成果冻或布丁在袋子内少量残留,导致消费者欠缺部分感官体验,也不利于方便地回收铝箔材料。颗粒、乳液在这类包装内,由于无法二次封口,还会带来食品受潮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的食品包装瓶,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食品包装瓶,包括瓶身和瓶盖,瓶盖位于瓶身顶部;所述瓶身包括内部空间依次连通的弹性挤压瓶座、瓶体和瓶嘴;所述瓶嘴的上端具有开口,所述开口的边缘设置有卡座;所述瓶盖的开口处在内侧设置有扣体;所述扣体与所述卡座相互扣合形成卡扣结构,瓶盖和瓶嘴通过所述卡扣结构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
通过瓶盖来密封放置果冻或布丁的瓶身,在使用时避免了前述第一种现有技术需要撕开聚合物薄膜的麻烦,防止瓶内的少量液体会溅出到使用者手上的不良体验。另外,相对于前述的第二种现有技术,由于不适用锡箔材料,因此降低了生产成本,也避免了不能吸干净果冻或布丁的麻烦。消费者使用本实用新型时,通过按压瓶身底部的弹性挤压瓶座来将果冻或布丁挤出瓶身。
进一步地,弹性挤压瓶座、瓶嘴的高度均低于瓶体的高度。
进一步地,弹性挤压瓶座为扁平形状的圆柱或长方体或圆台或组合体或多面体。
进一步地,瓶体的形状为组合体或圆柱或长方体或多面体。
进一步地,瓶嘴的形状为组合体或圆柱或长方体或多面体。
进一步地,弹性挤压瓶座的底面由弹性材料或软塑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瓶盖的形状为组合体或圆柱或长方体或半球体或多面体。
进一步地,瓶盖还具有开盖沿,开盖沿设置于瓶盖底部开口的外侧,为凸起或凹口的形状。
进一步地,瓶体还具有开盖口,开盖口位于瓶体上端与瓶嘴连接处的外表面,为凹口形状。
进一步地,瓶盖的扣体为凸起的形状,瓶嘴的卡座为凸起和/或凹陷的形状,两者相互嵌合。
附图说明
图1至图6为本技术方案的第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为实施例1瓶身的正视图;
图2为实施例1瓶身的右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楚明,未经陈楚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8505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