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阳光房屋顶遮阳机构的驱动单元及驱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88936.0 | 申请日: | 2018-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043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9 |
发明(设计)人: | 熊诗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叶阳门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F15/603 | 分类号: | E05F15/603;E04D13/035 |
代理公司: | 37232 济南千慧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 | 代理人: | 姜月磊<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250100 山东省济南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绕线柱 拉绳 梁体 驱动单元 安装腔 阳光房屋顶 电机 驱动装置 固设 绕过 遮阳 房顶 本实用新型 零部件损坏 占用空间 滑动端 集成化 可打开 内侧壁 输出轴 滑动 拆卸 灯带 扣板 体内 驱动 维修 支撑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阳光房屋顶遮阳机构的驱动单元及驱动装置,包括一梁体,第一绕线柱和第二绕线柱分别固设于梁体的两端,电机和第三绕线柱均固设于安装腔内侧壁,在滑动端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拉绳和第二拉绳,第一拉绳和第二拉绳的另一端分别绕过第一绕线柱和第二绕线柱后再反向绕过一第三绕线柱,再反向绕设在一电机的输出轴上数圈。该阳光房屋顶遮阳机构的驱动单元及驱动装置,通过拉绳、绕线柱、电机的配合,实现了滑动端的驱动,结构简单,零部件损坏率较低;驱动单元集成在梁体内,占用空间小,有损坏时可打开安装腔底部的扣板进行维修,不需要大面积拆卸房顶;梁体本身还作为支撑房顶的结构,梁体上的安装腔内可以安装灯带,提高了集成化。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阳光房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阳光房屋顶遮阳机构的驱动单元及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阳光房也称为玻璃房,是采用玻璃与金属框架搭建的全明非传统建筑,常建于独栋住宅、餐馆、温室、展厅或封闭露台。人们在阳光房内运动、娱乐,或者种植植物时,对光照强度都有一定的要求,所以阳光房的房顶都有用于调节进光量的遮阳机构。传统的遮阳机构中控制遮阳布收放的驱动机构通常为传动带结构或丝杠结构,不仅相应速度慢,而且驱动机构的各部件分布在遮阳布的整个活动范围内,当某些零件损坏需要检修时,不得不大面积的拆卸房顶,非常麻烦,而且使用的电机等部件设置在外部会影响阳光房的整体美观程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易维护、占用空间小的阳光房屋顶遮阳机构的驱动单元及驱动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阳光房屋顶遮阳机构的驱动单元,包括一滑动端,在滑动端滑动方向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第一绕线柱和第二绕线柱,在滑动端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拉绳和第二拉绳,第一拉绳和第二拉绳的另一端分别绕过第一绕线柱和第二绕线柱后再反向绕过一第三绕线柱,第一拉绳和第二拉绳的端部绕过第三绕线柱后再反向绕设在一电机的输出轴上数圈,且最终第一拉绳和第二拉绳的端部与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第一拉绳和第二拉绳在电机输出轴上的绕设长度之和等于滑动端的滑动行程,第一拉绳和第二拉绳处于绷紧状态。
优选地,第一绕线柱和第二绕线柱的轴向垂直于滑动端滑动方向。
优选地,第三绕线柱的轴向同时垂直于滑动端滑动方向和第一绕线柱轴向。
优选地,电机的输出轴轴向平行于滑动端滑动方向。
优选地,第一拉绳和第二拉绳从第三绕线柱上的绕出方向垂直于电机的输出轴轴向。
一种包含所述驱动单元的驱动装置,包括一梁体,在梁体上设有底部开口的安装腔,在安装腔顶部设有供滑动端滑动的滑槽,第一绕线柱和第二绕线柱分别固设于梁体的两端,电机和第三绕线柱均固设于安装腔内侧壁。
优选地,电机和第三绕线柱靠近梁体端部设置。
优选地,安装腔的底部通过扣板扣合。
优选地,在安装腔内设有灯带,所述扣板为亚克力板。
优选地,在梁体的两侧分别设有房顶板支撑部。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具有以下优点:
通过拉绳、绕线柱、电机的配合,实现了滑动端的驱动,结构简单,零部件损坏率较低;驱动单元集成在梁体内,占用空间小,有损坏时可打开安装腔底部的扣板进行维修,不需要大面积拆卸房顶;梁体本身还作为支撑房顶的结构,梁体上的安装腔内可以安装灯带,提高了集成化,打开扣板就可以卸载电机进行检修,而且当停电时打开扣板手动拉动拉绳就可以打开或关闭遮阳机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阳光房屋顶遮阳机构的驱动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叶阳门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叶阳门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8893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