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康复用绑带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89349.3 | 申请日: | 2018-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5017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7 |
发明(设计)人: | 李猛;张钟匀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钟匀 |
主分类号: | A61F5/00 | 分类号: | A61F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61599 河北省沧州市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康复 绑带 | ||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康复用绑带,包括大腿限位绑带环以及小腿限位绑带环,所述大腿限位绑带环与小腿限位绑带环通过连接带连接,所述大腿限位绑带环在远离所述小腿限位绑带环的一侧为颈部承拉部,大腿限位绑带环在靠近所述小腿限位绑带环的一侧设置有捆扎带,捆扎带与大腿限位绑带环的右侧之间形成可供大腿穿过的大腿固定孔;所述大腿限位绑带环与小腿限位绑带环均为大小可调的结构。本实用新型可以达到辅助抬腿的作用,使得小腿完成自然下垂的动作,大大的降低病人的身体负担,保证病人的舒适度以及康复治疗的效果,而且整个绑带结构简单、易于制作,适合普及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下肢活动康复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康复用绑带。
背景技术
临床上外科手术病人大多卧床时间比较长,或是疾病治疗需要卧床休息,导致下肢肌肉不运动或活动幅度减少,引起肌张力下降,下肢静脉回流减慢,容易在血管内凝固形成血栓,造成严重的并发症,所以医生都会建议病人在合适的时间进行一定的下肢肌肉运动,从而避免血管内凝固形成血栓,以提高患者的康复速度,但是下肢肌肉活动的幅度也不宜过大,避免产生二次损伤。
为了实现上述的康复运动过程,一般采用两种方式:一是用手扶住腿部,来完成腿部的摆动动作,以此达到活动的效果,但是这种方式对于病人自身的负担较大,并不是很实用;另一种是通过专门的康复设备来完成,但是这种康复设备一般结构复杂,成本较高,不适于推广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康复用绑带,从而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康复用绑带,包括大腿限位绑带环以及小腿限位绑带环,所述大腿限位绑带环与小腿限位绑带环通过连接带连接,所述大腿限位绑带环在远离所述小腿限位绑带环的一侧为颈部承拉部,大腿限位绑带环在靠近所述小腿限位绑带环的一侧设置有捆扎带,捆扎带与大腿限位绑带环的右侧之间形成可供大腿穿过的大腿固定孔;
所述大腿限位绑带环与小腿限位绑带环均为大小可调的结构。
进一步,所述大腿限位绑带环上设置有开口,开口两端的大腿限位绑带环通过可调式拆解部连接。
进一步,所述可调式拆解部由位于大腿限位绑带环一端的挂钩部以及位于大腿限位绑带环另一端的挂环部组成,其中挂环部沿大腿限位绑带环的周向在不同的位置设置有多个。
进一步,所述可调式拆解部由位于大腿限位绑带环一端的第一系扣带以及位于大腿限位绑带环另一端的第二系扣带组成,第一系扣带与第二系扣带通过打结系扣的方式进行连接。
进一步,所述小腿限位绑带环是由魔术贴结构连接围合成的结构。
进一步,所述颈部承拉部为网状结构。
进一步,所述捆扎带由第一捆扎带与第二捆扎带组成,第一捆扎带与第二捆扎带通过打结系扣的方式进行连接。
进一步,所述大腿限位绑带环上设置有快速拆解部,快速拆解部设置在所述可调式拆解部的旁边。
进一步,所述快速拆解部为拉链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设置有大腿限位绑带环与小腿限位绑带环,且二者均为大小可调的结构,可以根据病人的体型来调节具体的尺寸,在使用的时候,将大腿限位绑带环的一端套在病人颈部的外侧,大腿限位绑带环的另一侧套在大腿的根部,并用捆扎带进行大腿的限位,最后将小腿限位绑带环将小腿进行捆绑,完成整个装置的安装,在安装之后,由于大腿限位绑带环的牵拉作用,使得大腿可以与床面呈一定的角度,小腿限位绑带环起到防止大腿限位绑带环与大腿之间相互滑动的目的,这样就可以使得小腿进行自然的向下弯曲,大大的降低病人的身体负担,保证病人的舒适度以及康复治疗的效果,而且整个绑带结构简单、易于制作,适合普及使用。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钟匀,未经张钟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8934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食品通电加热装置
- 下一篇:缝合钉成型件及外科吻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