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顶管机用仿形刀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90082.X | 申请日: | 2018-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614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0 |
发明(设计)人: | 徐佳;刘畅;范劲松;张戈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探矿机械厂 |
主分类号: | E21D9/10 | 分类号: | E21D9/10 |
代理公司: | 51278 成都慕川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李小金 |
地址: | 610083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列圆锥滚子轴承 仿形刀 单列圆锥滚子轴承 刀体 芯轴 本实用新型 承载能力 小端 大端 刀体内腔 施工成本 施工效率 使用寿命 顺次排列 芯轴轴向 中心穿过 顶管机 减小 局限 外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顶管机用仿形刀,包括相互连接的芯轴、锥形的刀体,芯轴由刀体的中心穿过,刀体内腔内安装有套装在芯轴外部的双列圆锥滚子轴承、单列圆锥滚子轴承,双列圆锥滚子轴承、单列圆锥滚子轴承均连接在刀体与芯轴之间,双列圆锥滚子轴承、单列圆锥滚子轴承沿着芯轴轴向方向顺次排列,双列圆锥滚子轴承靠近刀体的小端,单列圆锥滚子轴承靠近刀体的大端。本实用新型在仿形刀小端局限的空间内安装了双列圆锥滚子轴承,增强了仿形刀小端的承载能力,从而减小了仿形刀大小两端之间的承载能力差,有助于延长仿形刀的使用寿命,降低了施工成本、提高了施工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仿形刀,具体涉及一种顶管机用仿形刀。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基础建设的不断发展变化,城市地下管线的铺设量在不断增大,加之人们对环境保护的意识也在不断增强,因此顶管技术(即非开挖技术)在我国城市基础建设地下管线的施工中越来越重要,该技术的运用彻底解决了地下管线埋设施工过程中对城市建筑物的破坏和道路交通的堵塞等难题。
实现该技术的关键在于顶管机及其刀具的配合使用上,作为顶管机常用的刀具之一——仿形滚刀,其使用寿命对施工的效率、成本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仿形滚刀而言影响其使用寿命的关键因素之一在于是否具有可靠的径向承载能力和一定的轴向承载能力,受仿形滚刀自身形状的约束,仿形滚刀在使用过程中大、小两端承载能力差距较大,制约了滚刀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仿形刀在使用过程中大、小两端承载能力差距较大,影响了滚刀使用寿命,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顶管机用仿形刀,解决仿形刀大、小两端承载能力差距较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顶管机用仿形刀,包括相互连接的芯轴、锥形的刀体,芯轴由刀体的中心穿过,刀体内腔内安装有套装在芯轴外部的双列圆锥滚子轴承、单列圆锥滚子轴承,双列圆锥滚子轴承、单列圆锥滚子轴承均连接在刀体与芯轴之间,双列圆锥滚子轴承、单列圆锥滚子轴承沿着芯轴轴向方向顺次排列,双列圆锥滚子轴承靠近刀体的小端,单列圆锥滚子轴承靠近刀体的大端。
本申请文件中的仿形刀指仿形滚刀;受仿形滚刀自身形状的约束,仿形刀大端处的承载能力大于小端处的承载能力,而现有的仿形刀中刀体内靠近大端、小端处安装的轴承均为单列滚子轴承,并未改变小端的承载能力,仿形刀小端与大端的承载能力差距依然很大,仿形刀的使用寿命短。
本实用新型中仿形刀刀体内部大端处安装单列圆锥滚子轴承,小端处安装双列圆锥滚子轴承,两者以背对背的安装,改变了常规仿形刀中大、小端同为单列滚子轴承的常规内部格局,增强了小端位置的承载能力;单列圆锥滚子轴承可以承受径向负荷和单一方向轴向负荷;双列圆锥滚子轴承是指有两排圆锥滚子的轴承,圆锥滚子轴承专为承受既有径向力又有轴向力的复合载荷而设计,主要应用于高刚度、连续运转的场合,在有限的空间和紧凑的布局中可提供稳定的性能。本实用新型在仿形刀小端局限的空间内安装了双列圆锥滚子轴承,增强了仿形刀小端的承载能力,从而减小了仿形刀大小两端之间的承载能力差,有助于延长仿形刀的使用寿命,降低了施工成本、提高了施工效率。
刀体的小端上安装有小端盖,刀体的大端上安装有大端盖,芯轴穿过小端盖、大端盖,小端盖、大端盖靠近刀体内腔的侧面上均开设有密封槽,密封槽内安装有至少一个浮动密封环,小端盖、大端盖上安装的所有浮动密封环均与刀体紧密连接。小端盖用于密封刀体的小端面,大端盖用于密封刀体的大端面,本实用新型在大端盖与小端盖上设置了密封槽,密封槽用于安装浮动密封环,浮动密封环用于密封刀体内部腔体,避免刀体内腔漏油。
每个浮动密封环的外部均套装有同轴的橡胶圈。橡胶圈能够增大浮动密封环的密封性。
小端盖、大端盖与芯轴之间均安装有第一O型圈密封圈。第一O型圈密封圈能够增强小端盖、大端盖与芯轴之间的密封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探矿机械厂,未经成都探矿机械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9008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泥水平衡土压平衡双模智能顶管掘进机
- 下一篇:一种盘形滚刀测力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