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塑料制品的循环打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90123.5 | 申请日: | 2018-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909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2 |
发明(设计)人: | 张廷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德精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6F1/00 | 分类号: | B26F1/00;B26D7/08;B26D7/02;B26D7/32 |
代理公司: | 成都佳划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66 | 代理人: | 余小丽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传送带 打孔装置 安装架 红外线发射器 红外线接收器 本实用新型 电动伸缩杆 塑料制品 安装槽 传送轨 固定架 连接板 气缸 单片机控制器 底部中心位置 外表面中心 对称设置 固定效果 内侧表面 打孔头 固定垫 固定柱 智能化 上端 卡合 焊接 对立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塑料制品的循环打孔装置,包括传送轨、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所述传送轨顶部的一端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安装架,同时两个安装架的顶部相对立的一侧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中卡合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底部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气缸,所述气缸的底部通过连接块与打孔头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架上端的外表面中心位置焊接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底部内侧表面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红外线发射器、第一红外线接收器、第二红外线接收器、第二红外线发射器、单片机控制器、第一传送带、第二传送带、电动伸缩杆、固定柱和固定垫,解决了现有专利中的打孔装置智能化低、适用性窄和固定效果差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料打孔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塑料制品的循环打孔装置。
背景技术
塑料制品是采用塑料为主要原料加工而成的生活、工业等用品的统称,包括以塑料为原料的注塑、吸塑等所有工艺的制品,塑胶是一类具有可塑性的合成高分子材料,在塑料的生产加工中往往需要对塑料的半成品进行打孔操作,方便塑料制品在生活中的连接使用。
经检索,中国授权专利号CN208034828U,授权公开2018.11.02公开了一种塑料制品的循环打孔装置,包括支架,所述支架的左端表面设有电源输入线、正转按钮、停止按钮,所述电源输入线通过导线串联连接有电机,所述支架的上侧设有平台板,所述平台板的右侧内部通过第一导孔滑动连接有导向挡板,所述导向挡板的下端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导向挡板的中部上端表面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平台板的上端表面设有U型导轨,所述U型导轨的内部通过第二滚珠滚动连接有半圆形塑料件,所述支架的右上端表面设有料框,所述料框的右上端设有隔板,所述隔板的左上端固定连接有导向斜板,该塑料制品的循环打孔装置,实现半圆形塑料件的传送循环式打孔,针对完成打孔后的半圆形塑料件实现缓冲传送进入料框。
但是现有的技术存在以下的不足:
1.现有专利中的打孔装置智能化较低,在对塑料制品进行打孔时需要手动去调节导向挡板上下的位置才能对塑料制品进行固定和打孔,操作过于麻烦,耗时耗力;
2.现有专利中的打孔装置适用性较窄,因为其设置的U型轨道是固定的只能适用于尺寸合适的塑料制品进行打孔,尤其是对于一些小尺寸的塑料制品,专利中的推杆很难将塑料制品向前推动进行打孔;
3.现有专利中的打孔装置的固定装置固定效果较差,该专利中的固定装置只是通过导向挡板对塑料制品进行固定,对于不同尺寸的塑料制品很难进行牢固的固定,尤其对于一些小尺寸的塑料制品很难起到固定的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塑料制品的循环打孔装置,解决了现有专利中的打孔装置智能化低、适用性窄和固定效果差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德精化工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德精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9012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切棉机
- 下一篇:一种新型多维度冲压注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