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短切秸秆纤维轻质混凝土墙板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90315.6 | 申请日: | 2018-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385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5 |
发明(设计)人: | 黄群艺;唐秀军;吴芮;杨文冲;张金翔;徐志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C2/288 | 分类号: | E04C2/288;E04C2/30;E04C2/38 |
代理公司: | 重庆百润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9 | 代理人: | 常晓莉 |
地址: | 61003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凝土层 右钢板 左钢板 钢筋网 横钢筋 竖钢筋 下钢板 轻质混凝土墙板 本实用新型 加强框架 秸秆纤维 秸秆层 短切 抗震性 保温效果 焊接固定 接触点 底端 两层 包围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短切秸秆纤维轻质混凝土墙板,包括秸秆层,将秸秆层从六个面包围的混凝土层,以及加强框架结构;加强框架结构包括左钢板、右钢板、下钢板、两层钢筋网,左钢板位于左混凝土层中,且两端分别插入上混凝土层和下混凝土层;右钢板位于右混凝土层中,且两端分别插入上混凝土层和下混凝土层;下钢板位于下混凝土层,且两端分别与左钢板和右钢板固定连接;钢筋网一层位于前混凝土层中,另一层位于后混凝土层中,钢筋网包括竖钢筋和横钢筋,竖钢筋的底端与下钢板固定连接,横钢筋的两端分别与左钢板、右钢板固定连接,竖钢筋与横钢筋的接触点焊接固定。本实用新型强度高、抗震性好、保温效果好、重量相对较轻。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结构工程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短切秸秆纤维轻质混凝土墙板。
背景技术
秸秆是成熟农作物茎叶部分的总称。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每年农作物秸秆总产量超过七亿吨,但是秸秆的利用率却很低,仅占5%左右。每年有大量的秸秆焚烧都会带来环境污染问题。因此,如何合理利用数量庞大的农作物秸秆,已经成为各级政府和有关部分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建筑构件和部品部件工业化是实现住宅产业化的重要物质基础,使用预制的构件和部品部件建造村镇和城镇建筑,可显著提高建造效率,减少材料浪费和环境污染,保证建筑质量。针对上述秸秆利用率低、燃烧污染环境的现状,将秸秆用于建筑的预制墙板应用而生。而目前将秸秆用于建筑领域的成果,多数是将秸秆纤维作为改性剂加入混凝土中,并未发货秸秆的优良性能,即使作为填充材料,但是由于强度不够,并不能用于承重墙。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旨在提供了一种短切秸秆纤维轻质混凝土墙板,强度高、抗震性好、保温效果好、重量相对较轻。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短切秸秆纤维轻质混凝土墙板,包括秸秆层,将秸秆层从六个面包围的上混凝土层、下混凝土层、左混凝土层、右混凝土层、前混凝土层、后混凝土层,以及加强框架结构;所述加强框架结构包括左钢板、右钢板、下钢板、两层钢筋网,所述左钢板位于所述左混凝土层中,且两端分别插入所述上混凝土层和下混凝土层;所述右钢板位于所述右混凝土层中,且两端分别插入所述上混凝土层和下混凝土层;所述下钢板位于所述下混凝土层,且两端分别与所述左钢板和右钢板固定连接;所述钢筋网一层位于所述前混凝土层中,另一层位于所述后混凝土层中,所述钢筋网包括竖钢筋和横钢筋,所述竖钢筋的底端与所述下钢板固定连接,所述横钢筋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左钢板、右钢板固定连接,所述竖钢筋与所述横钢筋的接触点焊接固定。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实用新型,秸秆层六面均被混凝土层包裹,具有良好的保温隔热性,与传统装配式结构墙板保温隔热层采用的聚苯乙烯泡沫板(EPS)相比,秸秆层具有较好的保温隔热性和防火性,能够避免聚苯乙烯泡沫板在遭遇火灾时会燃烧产生大量有毒烟雾等现象。利用秸秆碎料制备而成的秸秆板还有利于扩大秸秆在建筑中的应用,提升秸秆综合利用率,减少秸秆焚烧。并且位于前、后混凝土层的钢筋网,从三个面进行固定连接(左钢板、右钢板、下钢板),增强墙板的强度;同时秸秆层六面均被混凝土层包裹,每一面之间都通过左钢板、右钢板、下钢板、两层钢筋网连接,进一步提高了墙板的整体强度和墙板构件本身的整体性和抗震性。
进一步限定,所述加强框架结构还包括一体成型的钢筋扣,所述钢筋扣呈“口”字形;两层所述钢筋网最顶部的横钢筋被所述钢筋扣圈在其中,并与钢筋扣焊接。
本实用新型在钢筋网的左、右、下三个面利用钢板来固定,因为钢板与混凝土层的接触面积相对于钢筋更大,更能增大墙板整体的力学性能。而仅在左、右、下三个面利用钢板来固定,而顶面利用钢筋扣来固定,是为了在制备过程中,方便将碾压密实的秸秆层从钢筋网顶部放下去,将秸秆层放下去后,再将钢筋扣焊接。
进一步限定,所述左钢板、右钢板、下钢板上还分别设置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的自由端插入所述秸秆层。
加强筋可增加秸秆层与混凝土层之间的结合强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交通大学,未经西南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9031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