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神经刺激电极的硅胶封装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91206.6 | 申请日: | 2018-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755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5 |
发明(设计)人: | 吴天准;赵赛赛;彭勃;张翊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61N1/05 | 分类号: | A61N1/05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诚辉律师事务所 11430 | 代理人: | 耿慧敏 |
地址: | 518055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神经刺激电极 硅胶封装 电极头 刺激 模具 目标神经 注塑成型 硅胶套 申请 容纳 | ||
本申请公开一种神经刺激电极的硅胶封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神经刺激电极包括电极头;所述电极头设有能与目标神经区域相接触的刺激部;所述硅胶封装设备包括:具有型腔的模具,所述型腔用于容纳所述神经刺激电极的电极头;所述模具被设置为在所述电极头外以露出至少部分所述刺激部的方式注塑成型一硅胶套。本申请所提供的神经刺激电极的硅胶封装设备能够对神经刺激电极形成有效保护,且并不干扰神经刺激电极的刺激功能。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神经刺激电极的硅胶封装设备。
背景技术
植入式神经刺激器在医学上有着广泛的应用,如人工耳蜗、人工视网膜、神脑部电刺激系统等。微电极作为揭示神经系统工作机理、治疗神经疾病等的重要工具,越来越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已成为当前重要的研究方向。
有源植入医疗设备在植入的过程中,都需要神经刺激电极对相应的神经细胞进行电刺激。以人造视网膜为例,人造视网膜产品通过替代因视网膜色素变性和老年黄斑变性所造成的视网膜损伤的感光细胞的功能,例如通过利用刺激电极产生刺激信号来对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或者双极细胞进行刺激,并且利用其他保留完好的视觉通路,也能够在大脑皮层产生光感,从而能够部分恢复病人的视觉。刺激电极产生的刺激信号就直接决定了病人在大脑皮层产生的光感强弱。
在有源植入医疗设备在植入后,其电子器件对体液的水汽和氧气特别敏感,为保证电子器件的性能和使用寿命,需要进行封装,而封装时需要将电极刺激点暴露出来,以便电极刺激点接触神经细胞,产生刺激信号,但是现有的封装工艺复杂,封装后不易于植入。另外,现有的有源植入医疗设备机械强度低,十分影响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神经刺激电极的硅胶封装设备,以能够对神经刺激电极形成有效保护,且并不干扰神经刺激电极的刺激功能。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神经刺激电极的硅胶封装设备,所述神经刺激电极包括电极头;所述电极头设有能与目标神经区域相接触的刺激部;所述硅胶封装设备包括:具有型腔的模具,所述型腔用于容纳所述神经刺激电极的电极头;所述模具被设置为在所述电极头外以露出至少部分所述刺激部的方式注塑成型一硅胶套。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模具包括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所述第一模具设有容纳所述电极头的第一凹槽;其中,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电极头形状相匹配;
所述第二模具具有与所述第一凹槽形成所述型腔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中的至少一个设有面对所述刺激部凸出凹槽底面的突台;所述突台能将至少部分所述刺激部覆盖遮挡。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电极头设有相背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刺激部包括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上的两个电极刺激区域;所述电极刺激区域设有多个电极点;其中,
所述突台的面积不小于所述电极刺激区域的面积。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凹槽的凹槽底面设有所述突台;所述第二凹槽的凹槽底面未设有所述突台。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的凹槽底面设有所述突台。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突台设有沿与所述突台凸出方向相反方向凹陷的凹陷部;所述突台在所述凹陷部的周侧形成挡壁。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电极头设有用于将所述神经刺激电极定位于眼球上的定位孔;其中,所述第一凹槽设有用于插入所述定位孔中的定位凸起。
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未经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9120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功能简易蛙心筒电极
- 下一篇:视网膜假体微电极的固定装置以及视网膜假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