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二次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93840.3 | 申请日: | 2018-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009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8 |
发明(设计)人: | 王学辉;陈小波;沈聃;林永寿;赵丰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02 | 分类号: | H01M2/02;H01M2/04;H01M2/12;H01M10/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思诚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44 | 代理人: | 王刚;龚敏 |
地址: | 3521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次电池 分流罩 泄压阀 本实用新型 泄压组件 顶盖板 分流孔 电池技术领域 气体冲击力 电芯组件 侧表面 热失控 成对 流出 分流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二次电池,该二次电池包括外壳、容置于外壳内的电芯组件以及安装在外壳上的顶盖板,外壳或顶盖板上设有泄压组件,泄压组件包括泄压阀;分流罩,与泄压阀对应设置,分流罩的侧表面设有多个分流孔,分流孔设置成对泄压阀处流出的气体进行导向与分流。当二次电池发生热失控时,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二次电池的分流罩能够降低气体冲击力,提高了二次电池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二次电池。
背景技术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的出现对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均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锂离子电池作为一种二次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动力来源,保障了新能源汽车能够正常行驶,因此,锂离子电池安全问题的一直备受关注。
锂离子电池安全问题的起因通常是热失控,当锂离子电池发生热失控时,锂离子电池内的活性材料的放热量可以达到几百焦耳每克,瞬间产热可引起活性材料与电解液之间剧烈的氧化还原反应,产生大量的可燃性气体,这些气体使电池内压急剧升高,从而冲破防爆阀形成快速的气体流动,快速流动的气体直接冲击锂离子电池上盖,导致上盖破损,引起锂离子电池起火或直接冲击乘客舱,威胁乘客仓的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二次电池,以缓解现有技术中的二次电池内部产生高压气体冲破防爆阀时,存在无法降低气体冲击力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二次电池,包括外壳、容置于所述外壳内的电芯组件以及安装在所述外壳上的顶盖板,
所述外壳或所述顶盖板上设有泄压组件,所述泄压组件包括:
泄压阀;
分流罩,与所述泄压阀对应设置,所述分流罩的侧表面设有多个分流孔,所述分流孔设置成对所述泄压阀处流出的气体进行导向与分流。
进一步的,所述分流罩包括:
多个彼此套设的导流帽,
其中,相邻的所述导流帽之间设有间隙,所述间隙形成所述分流孔。
进一步的,每个所述导流帽均为收口型的贯通空腔结构,且所述泄压阀处的气流设置成沿每个所述导流帽的小口端进入。
进一步的,每个所述导流帽的中心线与其侧壁的夹角为10°~80°。
进一步的,每个所述导流帽的小口端等高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分流罩还包括:
多个限流件,与每个所述导流帽的小口端连接,所述限流件设置成将所述导流帽的进气口分割成多个部分。
进一步的,所述限流件为两个,且两个所述限流件之间呈夹角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导流帽与所述限流件的表面覆盖有绝缘材料。
进一步的,所述分流罩的排气面积不小于所述泄压阀排气面积的1/2。
进一步的,所述分流罩为金属材料或无机非金属陶瓷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9384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泄漏型手机电池
- 下一篇:二次电池顶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