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超、特高压输电线路引流导线防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94411.8 | 申请日: | 2018-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166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1 |
发明(设计)人: | 孙弼洋;刘红鑫;张彩友;黄建峰;许杨勇;朱迪锋;李博亚;丁栩麟;崔学乐;董建新;黄陆明;陈水耀;吴米佳;徐懿华;吴晨曦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分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7/00 | 分类号: | H02G7/00;H02G1/04 |
代理公司: | 浙江翔隆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06 | 代理人: | 王晓燕 |
地址: | 311232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引流导线 特高压输电线路 硅橡胶 硅橡胶绝缘护套 自粘带 本实用新型 防护装置 钢扎 防护技术领域 多分裂导线 支撑间隔棒 引流 安装方便 人力物力 上下两端 现场施工 传统的 引流管 断股 金具 碰触 扎紧 磨损 缠绕 架设 维护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超、特高压输电线路引流导线防护装置,涉及超、特高压输电线路引流导线防护技术领域。超、特高压输电线路一般采用多分裂导线方式架设连接,由于设计、现场施工等原因无法安装引流支撑间隔棒导致的引流导线或引流管与线路其他金具碰触并磨损断股的问题,更换引流导线会浪费大量人力物力及时间。本实用新型包括硅橡胶绝缘护套、硅橡胶自粘带和钢扎带,硅橡胶绝缘护套外套于导线,硅橡胶自粘带缠绕包裹于硅橡胶绝缘护套外,钢扎带扎紧于硅橡胶自粘带的上下两端,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解决了传统的因需要更换导线的问题,大大降低了维护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超、特高压输电线路引流导线防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超、特高压输电线路引流导线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超、特高压输电线路一般采用多分裂导线方式架设连接。在线路检修时经常会发现由于设计、现场施工等原因无法安装引流支撑间隔棒导致的引流导线或引流管与线路其他金具碰触并磨损断股的问题,通常的处置方案采用更换引流导线或修补引流导线,但更换引流导线会浪费大量人力物力及时间,且治标不治本,长期下去仍会存在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技术任务是对现有技术方案进行完善与改进,提供一种超、特高压输电线路引流导线防护装置,以实现对引流导线与金具触碰部位的绝缘防护为目的。为此,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超、特高压输电线路引流导防护装置,包括设于导线外的硅橡胶绝缘护套、硅橡胶自粘带和钢扎带,所述的硅橡胶自粘带缠绕包裹于硅橡胶绝缘护套外,所述的钢扎带扎紧于硅橡胶自粘带外。通过在导线外设置硅橡胶绝缘护套并用硅橡胶自粘带包扎,最后用钢扎带扎紧固定,强度高,绝缘效果好,击穿电压高,耐冲击效果好,结构简单,可以有效地防止与金具碰触的导线部位的破损,实现有效的绝缘防护,解决了传统的因需要更换导线的问题,大大降低了维护成本。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完善和补充,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以下附加技术特征。
作为优选技术手段:
所述的硅橡胶绝缘护套为圆筒状半包裹结构,从开缝处展开后外套于导线。半包裹结构,可以直接从需要防护的导线位置套于导线上,操作方便。
所述的钢扎带共2个,分别扎紧于硅橡胶自粘带的上端和下端部位。从包裹部位的上端和下端扎紧,可以有效防止硅橡胶自粘带的端部出现脱落现象,结构牢固、可靠。
有益效果:有效地实现了对与金具碰触部位的引流导线的绝缘防护,强度高,绝缘效果好,击穿电压高,耐冲击效果好;解决了传统的因需要更换导线的问题,大大降低了维护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包裹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包裹断面示意图。
图中:1-导线;2-硅橡胶绝缘护套;3-硅橡胶自粘带。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超、特高压具体电压分级为:
1. 超高压输电线路电压等级:①交流电压330kV-750kV;②直流电压:±400kV以上,±800kV以下。
2. 特高压输电线路电压等级:①交流电压1000kV及以上;②直流电压:±800kV及以上。
如图1-2所示,一种超、特高压输电线路引流导线防护装置,包括设于导线1外的硅橡胶绝缘护套2、硅橡胶自粘带3和钢扎带,硅橡胶自粘带3缠绕包裹于硅橡胶绝缘护套2外,钢扎带扎紧于硅橡胶自粘带3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分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未经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分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9441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