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有效识别零部件漏装的线束电路导通检测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95677.4 | 申请日: | 2018-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706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1 |
发明(设计)人: | 张茹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南鑫成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2 | 分类号: | G01R31/02;G01R1/04;G01R1/02;G08B21/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70000 海南省海口***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块面板 线束 检测器模块 有效识别 接插件 漏装 本实用新型 零部件 电路导通 线芯 指示灯 上端外表面 检测开关 上端固定 生产效率 线束检测 线路板 测试板 蜂鸣器 检测 卡扣 扩音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有效识别零部件漏装的线束电路导通检测结构,包括模块面板、线束与测试板,所述模块面板的后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检测器模块,所述检测器模块的后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线路板,所述模块面板的后端外表面位于检测器模块的上方的位置安装有蜂鸣器,所述模块面板的前端左上方安装有扩音口,所述模块面板的前端右上方安装有指示灯,所述模块面板的前端右下方安装有检测开关,所述线束的内部设有线芯,所述线芯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接插件,所述线束通过接插件与模块面板固定连接,所述接插件的上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卡扣。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识别零部件漏装,并能提高线束检测生产效率,具有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束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有效识别零部件漏装的线束电路导通检测结构。
背景技术
线束导通检测是保证线束质量和可靠性的最基本的检验项目,通过导通台上的检测结构可检测出线束中的断路、短路、错位等不合格产品。但是现有的线束电路导通检测结构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的缺陷,线束在进行导通检测时不能够有效识别零部件漏装,而且线束导通检测生产的效率不高,给使用过程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因此,现在提出一种有效识别零部件漏装的线束电路导通检测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有效识别零部件漏装的线束电路导通检测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有效识别零部件漏装的线束电路导通检测结构,包括模块面板、线束与测试板,所述模块面板的后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检测器模块,所述检测器模块的后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线路板,所述模块面板的后端外表面位于检测器模块的上方的位置安装有蜂鸣器,所述模块面板的前端左上方安装有扩音口,所述模块面板的前端右上方安装有指示灯,所述模块面板的前端右下方安装有检测开关,所述线束的内部设有线芯,所述线芯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接插件,所述线束通过接插件与模块面板固定连接,所述接插件的上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卡扣,所述接插件的两侧上方固定连接有安装扣,所述接插件的前端外表面开设有接线孔,所述接插件的后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金属导板,所述测试板的前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接线模块,所述线芯的下端与接线模块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模块面板的前端中间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扣位于卡槽内部。
优选的,所述线芯的数量为若干组,所述线束由若干组线芯包裹组成。
优选的,所述检测器模块的后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插针,所述检测器模块通过插针与线路板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检测器模块的前端外表面设有金属焊片,所述金属导板与金属焊片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接线模块的外表面开设有接线槽,所述接线模块的数量为若干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模块面板上开设卡槽,接插件的卡扣能够卡合在卡槽中,接插件导通模块可以整体插入进行导通作业,能够按照生产工序顺序进行生产,减少因打乱工序生产出现的搬运、周转过程,提高生产效率;
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检测面板上安装蜂鸣器,当零部件漏装的线束进行导通检测时,由于零部件漏装会使线束性能受到影响,因此检测模块检测出的结果与正常线束不同,这会导致线路板上的主芯片发出指令,令蜂鸣器发出声响,从而使工作人员识别出零部件漏装的线束;
综上,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识别零部件漏装,并能提高线束检测生产效率,具有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有效识别零部件漏装的线束电路导通检测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有效识别零部件漏装的线束电路导通检测结构的接插件的侧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南鑫成机电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海南鑫成机电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9567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