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连拱隧道中隔墙混凝土浇筑的新型模板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96284.5 | 申请日: | 2018-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797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30 |
发明(设计)人: | 曹超;单世军;孙守威;朱灵敏;刘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港路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11/10 | 分类号: | E21D11/10 |
代理公司: | 衢州维创维邦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82 | 代理人: | 程颖丽 |
地址: | 317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模板 支撑框架 混凝土浇筑 加强框架 新型模板 中隔墙 隧道 本实用新型 十字连接 水平梁 水平柱 立梁 立柱 模组 外壁 技术方案要点 施工技术领域 阻燃泡沫板 对称设置 弧形结构 铝模板 排气孔 多块 隔墙 拼接 浇筑 填充 施工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连拱隧道中隔墙混凝土浇筑的新型模板,旨在提供一种施工便捷、浇筑效果好的用于连拱隧道中隔墙混凝土浇筑的新型模板,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多块模组相邻拼接而成,每块模组均包括两块对称设置且呈弧形结构的钢模板,两块钢模板之间还通过设有第一连杆相连接,所述钢模板的外壁上设有水平梁和立梁,水平梁和立梁相互十字连接构成加强框架,钢模板的外侧上还设有水平柱和立柱,水平柱和立柱之间相互十字连接构成支撑框架,支撑框架的外壁上还设有铝模板,支撑框架和加强框架之间通过设有第二连杆相连接,支撑框架和加强框架之间还填充有阻燃泡沫板,钢模板上还设有若干排气孔,本实用新型适用于隧道隔墙施工技术领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隧道隔墙施工技术领域,特指一种用于连拱隧道中隔墙混凝土浇筑的新型模板。
背景技术
连拱隧道的隔墙施工中,混凝土的浇筑质直接量影响隔墙的整体强度和隧道的整体结构安全,现有浇注方法是:先用钢材制成浇筑模板,浇筑完成后再拆除浇筑模板,虽然节省了钢材,但施工时长增加,也比较麻烦;此外混凝土浇筑时,模板内气体不易外排,导致混凝土密实性差,浇筑效果并不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施工便捷、浇筑效果好的用于连拱隧道中隔墙混凝土浇筑的新型模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连拱隧道中隔墙混凝土浇筑的新型模板,包括多块模组相邻拼接而成,每块模组均包括两块对称设置且呈弧形结构的钢模板,其特征在于:两块钢模板之间还通过设有第一连杆相连接,所述钢模板的外壁上设有水平梁和立梁,水平梁和立梁相互十字连接构成加强框架,钢模板的外侧上还设有水平柱和立柱,水平柱和立柱之间相互十字连接构成支撑框架,支撑框架的外壁上还设有铝模板,支撑框架和加强框架之间通过设有第二连杆相连接,支撑框架和加强框架之间还填充有阻燃泡沫板,钢模板上还设有若干排气孔,钢模板的内壁上设有覆盖于排气孔上的金属网和纤维网布,铝模板和阻燃泡沫板上还设有与排气孔正对的第一预埋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块钢模板之间用于浇筑混凝土,其中立梁也呈弧形结构,加强框架对钢模板起到加强作用,两块钢模板之间通过第一连杆提高结构强度,支撑框架通过第二连杆对钢模板起到进一步的支撑加强作用,浇筑完成后,铝模板成为隧道隔墙的外壁,铝模板表面可以进行喷漆装饰,提高隧道隔墙的美观性,同时在铝模板和钢模板之间填充阻燃泡沫板,使得铝模板受到撞击时能够起到吸收冲击力的作用,对车辆能够起到保护作用;排气孔的设置便于浇筑过程中,气体可由排气孔排出,提高混凝土浇筑后的密实性,提高隔墙浇筑效果,第一预埋孔即在铝塑板上和阻燃泡沫板上切割出通孔,在浇筑时现实排气,浇筑完成后,将切割出来的原料或者其它材料重新堵入第一预埋孔内,实现封堵;金属网和纤维网布叠合后通过螺栓安装于钢模板上,既能不影响排气,又能确保浇筑过程中混凝土不会从排气孔溢出;其中模组的其它部件之间可通过螺栓或者焊接的方式进行连接固定,且各部件可预先进行组装,再在隧道内简单拼装,施工简便,且本新型模板与混凝土直接一体浇筑成型,整体结构强度好,混凝土浇筑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钢模板上还设有浇筑孔,铝模板和阻燃泡沫板上还设有与浇筑孔正对的第二预埋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浇筑孔主要位于钢模板的上部,用于混凝土的浇筑,第二预埋孔的原理与第一预埋孔的原理相同。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立柱的底部设有滚轮,钢模板的两端分别设有适配的卡槽和卡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隧道内可以预设导轨,滚轮便于模组的移动组装,模组之间可通过适配的卡槽和卡条相互卡合,提高模具的整体稳定性,浇筑效果更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连杆上设有多根立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立杆可以为钢筋或者角钢,通过钢丝或者螺栓等方式进行固定,提高浇筑后混凝土的结构强度,尤其是承压能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港路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海港路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9628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