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挡土墙的墙砖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97563.3 | 申请日: | 2018-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688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0 |
发明(设计)人: | 蓝柳毅;王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汉领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02 | 分类号: | E02D29/02;E04C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222 浙江省杭州市大江东产***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插孔 现浇混凝土 挡土墙 支撑槽 插管 固定杆 上下层 灌入 墙砖 上层 本实用新型 基体连接 基体支架 交错摆放 相邻基体 周向开设 连接性 终凝 下层 穿过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挡土墙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挡土墙的墙砖,包括基体,所述基体上方的两侧开设有用于灌入现浇混凝土的插孔,所述基体上位于插孔的周向开设有支撑槽,所述基体下方设置两个有用于插入到支撑槽内的插管,所述插管与插孔内穿设有固定杆。将下层的基体排列后,将上层的基体交错摆放,上层的基体上的插管插入到支撑槽内,此时上下层相邻的基体支架内的连接强。将固定杆穿过多个基体的插孔后连接,加强了基体的稳定性。在插孔内灌入现浇混凝土,现浇混凝土流入到插孔内,现浇混凝土终凝后,现浇混凝土将上下层基体连接,相邻基体之间的连接性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挡土墙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挡土墙的墙砖。
背景技术
基坑是在基础设计位置按基底标高和基础平面尺寸所开挖的土坑。开挖前应根据地质水文资料,结合现场附近建筑物情况,决定开挖方案,并作好防水排水工作。
开挖较深及邻近有建筑物者,需要对基坑的坑壁进行支护。通常采取挡土墙来对坑壁进行保护,但是现有的挡土墙通常采取矩形的石块来叠放,石块靠重力堆积,相邻的石块之间连接性差,在单个石块受力时,单个石块容易从挡土墙上脱落。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相邻的砖块之间的连接性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挡土墙的墙砖,提升相邻转块之间的连接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挡土墙的墙砖,包括基体,所述基体上方的两侧开设有用于灌入现浇混凝土的插孔,所述基体上位于插孔的周向开设有支撑槽,所述基体下方设置两个有用于插入到支撑槽内的插管,所述插管与插孔内穿设有固定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下层的基体排列后,将上层的基体交错摆放,上层的基体上的插管插入到支撑槽内,此时上下层相邻的基体支架内的连接强。将固定杆穿过多个基体的插孔后连接,加强了基体的稳定性。在插孔内灌入现浇混凝土,现浇混凝土流入到插孔内,现浇混凝土终凝后,现浇混凝土将上下层基体连接,相邻基体之间的连接性强。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插管外侧的周向开设有用于灌入现浇混凝土的环槽,所述插管上开设有连通环槽的连通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插孔内灌入现浇混凝土后,现浇混凝土从连通孔流入到环槽内,现浇混凝土终凝后,提升了插管与下层基体之间的连接性。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通孔绕插管的周向设置有多个。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部分的连通孔用于通气,部分的连通孔用于向环槽内倒入现浇混凝土。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多个连通孔绕插管的周向呈螺旋形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通孔的高度不同,相比于连通孔的高度相同,插管的结构强度强。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槽侧壁开设有用于灌入现浇混凝土的连接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部分现浇混凝土流入到连接槽内,现浇混凝土与支撑槽的接触面价大,提升了插管与支撑槽之间的连接性。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槽设置有多个。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多个连接槽,进一步提升了插管与支撑槽之间的连接性。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插孔内侧开设有限位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现浇混凝土流入到限位槽内,提升了现浇混凝土与插孔的连接性,相邻基体之间的连接性强。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槽截面呈阶梯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阶梯型的限位槽进一步提升了相邻的基体之间的连接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汉领建设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汉领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9756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分体插入式L型预制挡土墙
- 下一篇:一种挡土墙排水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