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间隙型导线的注油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98961.7 | 申请日: | 2018-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188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6 |
发明(设计)人: | 任桂芳;徐俊;田超凯;王志伟;张玉庆;陈中伟;赵正兴;赵旺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复碳芯电缆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3/00 | 分类号: | H01B13/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杨海军 |
地址: | 222069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盒 间隙型导线 挡板 本实用新型 注油装置 过线孔 外周 轴承 工作效率高 人力成本 生产过程 出线孔 轴承套 注油管 钢芯 偏芯 套接 套在 同心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间隙型导线的注油装置,它包括:油盒(4),套在油盒(4)外周的轴承(3),夹在轴承(3)外周的轴承套(2);油盒(4)包括油盒主体(7)和连接在油盒主体(7)上的油盒挡板(6);油盒挡板(6)中心位置套接有过线孔(1),过线孔(1)和位于油盒主体(7)上的出线孔(9)同心;油盒挡板(6)上插入有注油管(5)。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生产过程无需人为操作,工作效率高,可节省人力成本,可克服现有技术中油脂浪费严重的问题,并且可解决间隙型导线钢芯偏芯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注油装置,具体涉及一种专用于间隙型导线的注油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间隙型导线已成为电网旧线改造的一个新方向,但间隙型导线生产时的配套器具仍不成熟,尤其是在钢芯与铝导体之间添加油脂时完全依靠劳动力在绞笼前抹油,不仅劳动效率低成本高,而且抹油处距离导线并线模具较远,生产时会滴落大量油,造成浪费,环保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人工操作效率低、原材料浪费严重等问题,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无需人工操作,工作效率高,可节约大量油脂,可缓解钢芯偏芯问题的间隙型导线的注油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间隙型导线的注油装置,它包括:油盒,套在油盒外周的轴承,夹在轴承外周的二个轴承套;所述的油盒包括油盒主体和连接在油盒主体上的油盒挡板;油盒挡板中心位置套接有过线孔,油盒挡板上通过圆孔插入注油管。
作为优选方案,以上所述的间隙型导线的注油装置,所述注油装置通过轴承套上均布的通孔与框绞机绞轮螺栓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以上所述的间隙型导线的注油装置,所述轴承由两个轴承套保持轴向固定。
作为优选方案,以上所述的间隙型导线的注油装置,过线孔与出线孔均为倒圆角结构,且过线孔可根据钢芯规格和实际出油量更换调整。
作为优选方案,以上所述的间隙型导线的注油装置,过线孔与出线孔保持轴线同心,以保证生产出的间隙型导线钢芯保持同心。
作为优选方案,以上所述的间隙型导线的注油装置,过线孔采用渗氮、镀铬等特殊工艺处理,保持耐磨的同时提高表面的光洁度,避免钢芯擦伤。
作为优选方案,以上所述的间隙型导线的注油装置,油盒挡板二端凸出卡住轴承,可避免油盒在导线运动时的抖动,增加其稳定性。
作为优选方案,以上所述轴承套仅接触轴承的外圈。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注油管与油盒挡板连接,两者接触部位使用密封胶圈、焊接或胶粘等密封方式密封。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注油装置结构设计合理,注油口接近导线紧压模具,可大大减少油脂的浪费,无需人工操作,可提高注油效率,降低工作成本,并且可初步矫正钢芯位置,缓解钢芯偏芯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间隙型导线的注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注油装置中的轴承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注油装置中的油盒主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注油装置中的油盒左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复碳芯电缆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复碳芯电缆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9896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漆包线生产用冷却装置
- 下一篇:一种绝缘管型母线挤包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