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压电缆接头灌胶导流网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99091.5 | 申请日: | 2018-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718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5 |
发明(设计)人: | 林立;常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立;常洁 |
主分类号: | H01R43/28 | 分类号: | H01R43/28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傅海鹏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灌胶 浇筑 环氧树脂 高压电缆接头 本实用新型 电缆接头 导流网 竖直 网筋 环形网状结构 弹性塑料 挤出成型 胶带缠绕 径向弹性 均匀流动 使用寿命 双层导流 胶水 浸入 尺寸比 绝缘性 胶带 空泡 内圈 腔体 适配 网套 缠绕 圈套 封闭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压电缆接头灌胶导流网,采用弹性塑料挤出成型制成,为空心的环形网状结构,内圈套合在高压电缆接头上,外圈缠绕有胶带,灌胶网的内侧和外侧均有竖直的网筋,组成双层导流槽,使胶水在内壁上均匀流动,防止浇筑过程中产生空泡,竖直网筋使灌胶网具有很大的径向弹性,可以适配不同规格的电缆接头,其外圈尺寸比内圈尺寸大10‑20mm,使环氧树脂有一定的浇筑厚度,保证浇筑后的绝缘性。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将灌胶网套在电缆接头部分,外侧用胶带缠绕封闭,形成腔体,之后即可进行环氧树脂浇筑作业,浇筑完成之后,灌胶网完全浸入环氧树脂,可以对结构起到加强和保护作用,提高该灌胶网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高压电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压电缆接头灌胶导流网。
背景技术
电缆接头是电缆线路中不可缺少的部件,用它来实现两段电缆的连接,同时改善两根电缆末端电场。传统高压电缆接头制作方法中,绝缘层采用多层缠绕的方式,费时费力,而且对制作工艺要求很高,采用环氧树脂胶水浇筑是一种最新的制作方式。
目前最常用的是采用电缆灌胶盒作为浇筑的腔体,在实际施工使用过程中,采用灌胶盒作为腔体具有以下缺点:1、由于灌胶盒多为长方形,腔体内部空间较大,填充腔体需要大的用较量,提高了施工成本;2、浇筑之后环氧树脂层过厚,不利于散热;3、因灌胶盒没有弹性,必须将电缆拉直后才能施工;4、灌胶盒无导流槽,浇筑过程中容易产生空泡,造成绝缘缺陷;5、不同规格的电缆须选用不同的浇筑盒,增加施工成本。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采用灌胶盒作为浇筑腔体用胶量大、浇筑过程容易产生气泡、浇筑层不均匀等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压电缆接头灌胶导流网,采用塑料灌胶网代替现有的灌胶盒,塑料网内侧和外侧均有竖直的网筋,组成双层导流槽,使得胶水在腔体内易于流动,且浇筑均匀,塑料弹性好,可适应不同规格的电缆,解决了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高压电缆接头灌胶导流网,该灌胶网采用弹性塑料挤出成型工艺制成,为空心的环形网状结构,内圈套合在高压电缆接头上,外圈缠绕有胶带。
上述的一种高压电缆接头灌胶导流网,所述灌胶网具有径向弹性,可适应与自身内圈尺寸相差±5mm的电缆接头,其外圈尺寸比内圈尺寸大10-20mm,保证具有一定的浇筑厚度,充分起到绝缘的作用,内侧和外侧均有竖直的网筋,组成双层导流槽,使胶水在灌胶网的内壁上均匀流动,防止浇筑过程中产生空泡。
总体而言,通过本实用新型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可以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一种高压电缆接头灌胶导流网,采用塑料网代替电缆灌胶盒作为环氧树脂浇筑的腔体和模板,内侧和外侧均有竖直的网筋,组成双层导流槽,使胶水易于流动,防止浇筑过程中产生空泡,且塑料网具有径向弹性,可以适配不同规格的电缆;
2、采用该灌胶网进行施工,操作简单,电缆不用拉直即可施工,且无需螺栓固定,不仅节省施工时间,而且可以制作异形接头;
3、该灌胶网在环氧树脂浇筑完成之后,塑料网可以完全浸入环氧树脂中形成一体,对结构起到加强和保护作用,提高了电缆接头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高压电缆接头灌胶导流网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高压电缆接头灌胶导流网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的施工示意图;
图中:1-灌胶网,2-高压电缆接头,3-胶带,4-网筋。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立;常洁,未经林立;常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9909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