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避免毛刺产生的钻头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99700.7 | 申请日: | 2018-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3593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4 |
发明(设计)人: | 陈胜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佐仞精密刀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51/00 | 分类号: | B23B51/00 |
代理公司: | 31225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吴文滨 |
地址: | 201806 上海市嘉定***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尖头 毛刺 钻头本体 本实用新型 侧面 钻尖 环绕 侧面顶部 竖直设置 向上凸起 中心处 钻头 底端 翻边 孔口 碎屑 通孔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避免毛刺产生的钻头,包括竖直设置的钻头本体以及设置在钻头本体顶部的钻尖,钻尖包括与钻头本体相连的侧面以及设置在侧面顶部的端面,端面的中心处设有向上凸起的尖头,该尖头的顶端高于侧面的顶端,端面上还设有环绕尖头的凹槽,该凹槽的底端低于侧面的顶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端面上设置环绕尖头的凹槽,使加工过程中的碎屑能够排入凹槽内,避免通孔的孔口出口处产生毛刺翻边现象,进而避免毛刺的产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钻头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避免毛刺产生的钻头。
背景技术
钻头是机械加工中必不可少的一种刀具,主要用于在工件上钻孔。当钻头进行钻孔时,钻头被电钻或车床带动在其中心轴线的垂直平面内旋转,形成主运动,同时钻头还沿其中心轴线方向直线运动,形成进给运动。
当钻头在工件上钻通孔时,由于现有钻头的钻尖呈圆锥状,使得通孔的孔口出口处会产生很多毛刺,需要采用手工或机床加工方式将毛刺去除,不仅操作繁杂,且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避免毛刺产生的钻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避免毛刺产生的钻头,该钻头包括竖直设置的钻头本体以及设置在钻头本体顶部的钻尖,所述的钻尖包括与钻头本体相连的侧面以及设置在侧面顶部的端面,所述的端面的中心处设有向上凸起的尖头,该尖头的顶端高于侧面的顶端,所述的端面上还设有环绕尖头的凹槽,该凹槽的底端低于侧面的顶端。侧面与端面围成钻尖的外轮廓。
进一步地,所述的尖头呈圆锥状。
进一步地,所述的尖头的锥角为130-150°。
进一步地,所述的凹槽呈环状,并且所述的凹槽环绕设置在尖头的外部。
或者,所述的端面包括由外而内高度逐渐减小的内弧面,所述的内弧面与尖头之间形成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的内弧面与侧面之间的夹角为83-87°。
进一步地,所述的内弧面与侧面之间设有外弧面。
当本实用新型用于在工件上钻通孔时,尖头的顶端最高,以保证钻头的定心效果;凹槽的底端同时低于尖头的顶端及侧面的顶端,使加工过程中的碎屑能够排入凹槽内,这样通孔的孔口出口处便不会产生毛刺翻边现象,进而避免毛刺的产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点:
1)通过在端面上设置环绕尖头的凹槽,使加工过程中的碎屑能够排入凹槽内,避免通孔的孔口出口处产生毛刺翻边现象,进而避免毛刺的产生;
2)为了形成凹槽,使内弧面的高度由外而内逐渐减小,但同时会导致内弧面与侧面之间形成锋利边缘,影响到钻头的使用寿命,因此,在内弧面与侧面之间设置外弧面,以分散锋利边缘的切削力,进而提高到钻头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中钻头的轴向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4中钻头的轴向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说明:
1—钻头本体、2—钻尖、201—侧面、202—端面、3—尖头、4—凹槽、5—内弧面、6—外弧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佐仞精密刀具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佐仞精密刀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9970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