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两相流混合发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2100030.6 | 申请日: | 2018-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783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3 |
发明(设计)人: | 陈超;赵晓峰;崔新礼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中科泰安脉冲气压喷射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2C31/02 | 分类号: | A62C3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23 | 代理人: | 张则武 |
地址: | 10009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射装置 阀体 混合腔 两相流 本实用新型 发射口 腔壁 第一腔室 阀体前端 介质混合 介质流动 气体介质 通道连接 通道连通 外力作用 内混合 射出 射程 转动 发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两相流混合发射装置,包括供介质流动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分别与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连接、设置于发射装置内部的第一阀体和第二阀体;启动或关闭第一阀体和第二阀体的开关;第一阀体前端设置有混合腔,流经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的在混合腔内混合后,从混合腔前端的发射口射出;第一阀体所在第一腔室的腔壁形成第一阀体的外壳,腔壁与第一通道连通;所述开关在外力作用下可绕一固定位置转动。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两相流混合发射装置,能够在混合腔中将两种介质进行混合,并通过发射口射向目标,同时,气体介质腔的容量更大,为混合后的物质提供更强的发射动力,使得发射装置射程更远,并且两种介质混合更均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消防防爆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两相流混合发射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两相流混合喷射装置既可用于防爆,也可用于消防灭火。水雾灭火的原理是增加单位体积水微粒的表面积,水微粒子雾化以后,可使总表面积增大,窒息了燃烧反应。喷粉防爆装置主要是高压气瓶分别连接储粉筒和射粉枪的高压气入口,扣动扳机后高压气顶冲储粉筒中的干粉从枪管射出。
申请号为CN201621381292.9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两相流混合加速喷射装置,包括:枪管、主阀体、高压气瓶、蓄液或粉瓶,所述主阀体包括气阀,所述气阀出气口处设有气流集束射流套。所述气流集束射流套在所述混合腔内,气流集束射流套出气一端截面积约为进气一端截面积的十分之一。
虽然上述现有技术提出了一种两相流混合加速喷射装置,但存在着气体容纳腔室的容量小,进而导致射程近等问题。
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的不足和缺陷进行改进,提供一种两相流混合发射装置,能够在混合腔中将两种介质进行混合,并通过发射口射向目标,同时,气体介质腔的容量更大,为混合后的物质提供更强的发射动力,使得发射装置射程更远,并且两种介质混合更均匀。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以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两相流混合发射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是:一种两相流混合发射装置,包括
供介质流动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
分别与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连接、设置于发射装置内部的第一阀体和第二阀体;
启动或关闭第一阀体和第二阀体的开关;
第一阀体前端设置有混合腔,流经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的在混合腔内混合后,从混合腔前端的发射口射出;
第一阀体所在第一腔室的腔壁形成第一阀体的外壳,腔壁与第一通道连通。
其中,所述开关在外力作用下可绕一固定位置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阀体包括
第一阀杆、第一弹簧、第一固定座、第一阀芯、第一螺钉、第一密封垫片和第一密封圈;
第一阀杆与开关铰接,在开关的作用力下,实现打开或关闭第一阀体的往复运动;
第一弹簧与靠近开关的第一固定座连接,并套置于穿过第一固定座的第一阀杆外侧,为第一阀杆提供复位作用力;
第一螺钉自混合腔一侧穿过第一阀芯,并与第一阀杆连接;
第一密封圈设置于第一阀芯靠近混合腔一侧,与第一腔室靠近阀芯一侧的第一密封垫片配合,实现第一阀体的密封。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开关受外力作用后,带动第一阀杆向受力方向移动,第一阀芯与第一密封垫片之间产生缝隙,第一通道内的介质从第一阀芯与第一密封垫片之间的缝隙进入混合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科泰安脉冲气压喷射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中科泰安脉冲气压喷射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0003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