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采暖炉用高效集热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2100033.X | 申请日: | 2018-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809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30 |
发明(设计)人: | 付彬堂 | 申请(专利权)人: | 潍坊中远天成采暖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B1/183 | 分类号: | F24B1/183;F24B1/189;F24B1/191;F28D21/00 |
代理公司: | 潍坊博强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7244 | 代理人: | 娄敬瑜 |
地址: | 261314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换热管 阻流 换热腔 换热水套 排烟管道 排烟 采暖炉 水套 连通 本实用新型 高效集热 外包覆 烟气 炉体燃烧室 分层设置 热量吸收 运动行程 热效率 炉体 排出 携带 阻碍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采暖炉用高效集热系统,包括与炉体燃烧室连通的换热腔,换热腔外包覆有换热水套,换热腔内设置有多根阻流换热管,阻流换热管与换热水套连通;换热腔的末端设置有排烟管道,排烟管道外包覆有与换热水套连通的排烟水套,阻流换热管在换热腔内分层设置且阻流换热管的数量自下往上逐层减少;本实用新型在炉体上增加设置了换热水套、阻流换热管、排烟水套,当烟气携带热量通过排烟管道排出时,会依次经过换热水套、阻流换热管、排烟水套,充分将烟气中的热量吸收利用,使得热量充分利用,提高采暖炉的热效率;其中,阻流换热管还具有阻碍热量快速通过的效果,即增加了热量在换热腔内的运动行程,实现热量的进一步充分利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采暖炉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采暖炉用高效集热系统。
背景技术
广大北方农村家庭冬季取暖大部分都在使用民用水暖燃煤采暖炉具,既可以用来做饭,又可以用于带暖气进行采暖,使用起来十分方便,普及率很高。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水暖燃煤采暖炉具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即应寻求一种安全节煤、无污染、热效率高、家庭使用便捷的炉具,来满足目前民用水暖燃煤采暖炉具的市场需求。
现有技术中采暖炉产生的大量烟气会直接从烟道流走,烟气流走过程中,会携带大量热量一起从烟道流走,导致散失热量较多,热量散失速度过快,使得产生的热量无法充分利用,造成采暖炉的热效率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充分利用热量的采暖炉用高效集热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采暖炉用高效集热系统,包括与炉体燃烧室连通的换热腔,所述换热腔外包覆有换热水套,所述换热腔内设置有多根阻流换热管,所述阻流换热管与所述换热水套连通;所述换热腔的末端设置有排烟管道,所述排烟管道外包覆有与所述换热水套连通的排烟水套;所述阻流换热管在所述换热腔内分层设置且所述阻流换热管的数量自下往上逐层减少。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阻流换热管至少设置有两层。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相邻两层的所述阻流换热管纵向错位排列。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相同一层的所述阻流换热管之间的间隙小于所述阻流换热管的外径。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阻流换热管设置有三层共六根,呈山状分布。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采暖炉用高效集热系统,包括与炉体燃烧室连通的换热腔,所述换热腔外包覆有换热水套,所述换热腔内设置有多根阻流换热管,所述阻流换热管与所述换热水套连通;所述换热腔的末端设置有排烟管道,所述排烟管道外包覆有与所述换热水套连通的排烟水套;所述阻流换热管在所述换热腔内分层设置且所述阻流换热管的数量自下往上逐层减少;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炉体上增加设置了所述换热水套、所述阻流换热管、所述排烟水套,当烟气携带热量通过所述排烟管道排出时,会依次经过所述换热水套、所述阻流换热管、所述排烟水套,充分将烟气中的热量吸收利用,使得热量充分利用,提高采暖炉的热效率;其中,所述阻流换热管还具有阻碍热量快速通过的效果,即增加了热量在所述换热腔内的运动行程,使得热量缓慢的从所述排烟管道流出,增加热量在所述换热腔内停留的时间,实现热量的进一步充分利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充分利用采暖炉的热量,提高采暖炉的热效率。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阻流换热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阻流换热管的工作原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潍坊中远天成采暖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潍坊中远天成采暖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0003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