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二次燃烧高效采暖炉有效
申请号: | 201822100081.9 | 申请日: | 2018-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809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30 |
发明(设计)人: | 付彬堂 | 申请(专利权)人: | 潍坊中远天成采暖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B1/189 | 分类号: | F24B1/189;F24B1/19;F24B1/191;F24B1/192;F24B13/00 |
代理公司: | 潍坊博强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7244 | 代理人: | 娄敬瑜 |
地址: | 261314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炉膛 二次燃烧 换热水套 排烟管道 连通 炉体 本实用新型 高效采暖炉 高效集热 供风系统 配火装置 出火口 炉口 烟气 烟道清灰装置 热效率 顶部设置 供暖终端 铰接安装 采暖炉 储灰膛 防爆阀 防倒烟 加煤 炉箅 煤口 前部 外壁 | ||
1.二次燃烧高效采暖炉,包括炉体,所述炉体前部内设置有锥形炉膛,所述炉体顶端设置有位于所述炉膛上方的炉口,所述炉膛的下方设置有炉箅,所述炉箅的下方设置有储灰膛,所述炉体的后部上方设置有与所述炉膛连通的排烟管道,所述排烟管道的末端设置有排烟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炉膛的顶部设置有出火口,所述出火口处设置有二次燃烧供风系统,所述出火口与所述炉口之间设置有与所述排烟管道连通的换热腔,所述炉口上安装有位于所述换热腔内的烟气引导配火装置,所述烟气引导配火装置设置在所述二次燃烧供风系统上方;所述炉体的前部设置有与所述炉膛连通的加煤口,所述加煤口外对应铰接安装有加煤防倒烟密封装置;所述炉膛与所述排烟管道上设置有连通的换热水套,所述排烟管道内设置有与所述换热水套连通的高效集热系统,所述排烟管道的外壁上设置有与所述高效集热系统对应的烟道清灰装置,所述炉体的后部下方设置有与所述换热水套连通的防爆阀;所述换热水套与供暖终端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燃烧高效采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引导配火装置包括安装在所述炉膛上方的配火盘,所述配火盘的底部设置有进火口,所述进火口的尺寸大于所述炉膛上所述出火口的尺寸,所述配火盘的顶部边缘设置有卡放在所述炉口边缘的盘沿,所述配火盘自顶部到底部向内倾斜延伸,所述配火盘的侧壁上周向设置有多个用于引导烟气与热量的配火口,靠近所述排烟管道处的所述配火口的尺寸小于远离所述排烟管道处所述配火口的尺寸,所述盘沿上设置有定位孔,所述炉口边缘处设置有与所述定位孔插接配合的定位柱。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燃烧高效采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燃烧供风系统包括设置在所述炉膛顶部的二次进风腔,所述二次进风腔环绕设置在所述炉膛上所述出火口的上方,所述二次进风腔的内壁上设置有多个二次出风口,所述二次出风口环绕布置在所述二次进风腔内壁上;所述炉体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二次进风腔连通的进风口,远离所述进风口处的所述二次出风口的尺寸大于靠近所述进风口处的所述二次出风口的尺寸;所述炉体侧壁位于所述进风口外安装有进风盒,所述进风盒的外侧设置有固定进风孔,所述固定进风孔位于所述进风口的下侧。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燃烧高效采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煤防倒烟密封装置包括炉门外壳,所述炉门外壳包括炉门板和围合在所述炉门板上的炉门沿,所述炉门沿的一端铰接在所述加煤口上,所述炉门沿的另一端安装有迫使所述炉门外壳向着所述加煤口压紧的密封压紧装置;所述炉门板朝向所述加煤口的一侧安装有防火保温盒,所述防火保温盒焊接在所述炉门板上,所述防火保温盒内安装有防火保温浆,所述防火保温盒上设置有保温浆添加孔,所述防火保温盒与所述炉门板之间设置有多个保温浆外溢孔,所述防火保温盒与所述炉门沿之间固定安装有防火密封压条。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二次燃烧高效采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压紧装置包括横向安装在所述加煤口上的卡接柱和横向安装在所述炉门板端部的铰接柱,所述铰接柱上铰接有压紧板,所述压紧板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卡接柱压紧配合的卡接槽,所述压紧板的另一端连接有压紧扳手,所述卡接槽上设置有迫使所述炉门外壳向着所述加煤口压紧的卡接面。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燃烧高效采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效集热系统包括与所述换热水套连通的多根阻流换热管,所述阻流换热管设置有三层且呈山状分布,相邻两层的所述阻流换热管纵向错位排列,相同一层的所述阻流换热管之间的间隙小于所述阻流换热管的外径。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二次燃烧高效采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烟道清灰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排烟管道的外壁上的清灰口,所述清灰口穿过所述换热水套并与所述换热腔连通,所述清灰口上对应可拆卸安装有盖板,所述清灰口与所述盖板之间设置有固定装置;所述清灰口包括分别对应设置在所述阻流换热管两侧的侧清灰口和对应设置在所述阻流换热管下方的落灰口,两所述侧清灰口对称设置在所述换热水套的侧壁上,所述落灰口设置在所述换热水套的底壁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潍坊中远天成采暖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潍坊中远天成采暖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00081.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采暖炉用高效集热系统
- 下一篇:采暖炉用二次燃烧供风系统